白纹䴕雀

White-striped Woodcreeper Lepidocolaptes leucogaster

白纹䴕雀(英文名:White-striped Woodcreeper,学名:Lepidocolaptes leucogaster),是雀形目灶鸟科鳞斑䴕雀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的高海拔松树林和松栎混交林中,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活泼的习性引人注目。

外形特征:白纹䴕雀长约21.5至23.5厘米,体重介于30至40克之间。它具有细长的喙,微微弯曲,成年个体头部大多呈淡色,面部有淡色条纹或斑点,耳羽、眉线和眼圈为白色到黄白色,与黑色或暗色的眼后纹形成对比。冠部、颈背和颈侧为黑色至深棕色,逐渐过渡到橄榄棕色或赭色的背部和翼覆羽。额头有黄白色斑点,逐渐变为冠部和颈背的条纹,部分条纹延伸至上背。臀部、翅膀和尾巴为肉桂红棕色,基部褐色,初级飞羽尖端暗色。喉咙和颊区为白色至奶油色,除微弱的暗色颊纹外无斑纹,胸部相似但带有黑色边缘,形成鳞片状图案;其余下体为灰暗色,有模糊的白色条纹,向后逐渐减弱;翼下覆羽为橙黄色。虹膜为棕色,喙为深棕色或黑色,下颚为灰白色至粉红色,腿脚为灰色至黑色。雌鸟略小于雄鸟。幼鸟外观与成鸟相似,但下体的浅色标记和黑色边缘更不规则,上体更偏橄榄棕色,缺乏赭色,且常有不明显的横斑。umbrosus亚种比指名亚种小,头顶、颈背和下体的淡色区域更白,暗色标记更黑,大覆羽更偏灰色。

鸣叫特征:白纹䴕雀的鸣唱是一连串2至3秒长的喷溅式颤音,由20至35个高音节组成,起初较为干涩,随后音调下降,变得更加流畅,在结尾处略微放慢,音似“zzzzzzzzztztztztztzttt-t-t-bt-bt-bt”。其叫声被描述为短促而粗糙的颤音,发音类似“tsisirr”。

生活习性:白纹䴕雀基本上是其分布范围内全年的留鸟,虽然冬季可能会向下迁移至较低海拔。它的饮食主要以节肢动物为主,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经常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它在森林的所有层次中觅食,以螺旋式攀爬树干和树枝,通过剥开树皮和探入裂缝来捕捉猎物。

生长繁殖:白纹䴕雀的繁殖季节尚未完全界定,但至少在2月至5月之间。它们似乎在树洞中筑巢,关于其繁殖生物学的其他信息目前未知。

区别辨识:白纹䴕雀可通过其独特的细长而略微弯曲的喙,以及头和下体上的大胆白色条纹来识别。此外,它的叫声和鸣唱也有助于与其他物种的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白纹䴕雀仅在墨西哥境内发现。umbrosus亚种分布在墨西哥西北部,从索诺拉和奇瓦瓦南至杜兰戈、纳亚里特和哈利斯科。指名亚种L. l. leucogaster分布在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在太平洋一侧和内陆,它从哈利斯科和萨卡特卡斯南至瓦哈卡;在加勒比一侧,从韦拉克鲁斯南至瓦哈卡。该物种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山地森林、较干燥的栎树林、松栎混交林和松冷杉混交林。它还出现在低地热带落叶林中,以及较高海拔的混合针叶林中。在海拔高度上,它主要分布在900至3500米之间,但记录最低至400米,最高可达4000米。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纹䴕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纹䴕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