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脚树鹧鸪(英文名:Green-legged Partridge,学名:Tropicoperdix chloropus),是鸡形目雉科Tropicoperdix的鸟类。分布于东南亚的森林地带,范围延伸至中国南部云南省。绿脚树鹧鸪以其独特的绿色腿部而著称,通常栖息在成熟丘陵和低地森林的茂密植被中。
外形特征:体长约26至31厘米,体重约250至300克。全身呈斑驳的棕色,脸部灰白,喉部橙色且带有斑点。头部和上身棕色,有黑色斑点和条纹;下胸部橙色,腹部更偏向奶油色。喙绿色,基部红色,虹膜棕色,眼周皮肤红色。雌雄相似,但雌鸟可能较小。幼鸟的胸部和侧翼可能显示出白色的羽毛轴或尖端。
鸣叫特征:绿脚树鹧鸪的鸣唱是一系列上升的喘息哨音,最终以一连串回响的响亮音符结束。其领地呼唤为一组两到三个均匀的清晰哨声,经常以二重唱形式发出。
生活习性:栖息于密集的原始森林,但也可见于次生林和竹林,高度可达海拔1400米。主要在雨季期间活动,种子、浆果和白蚁为其主要食物来源。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雨季(5月至9月),巢建于大树根部的浅碗中,由枯叶和羽毛铺垫。一窝产卵2至4枚,平均3.19枚,由雌鸟单独孵化,孵化期18至20天。孵化成功率约为96%,巢穴存活率在26.7%左右,面临来自北方长尾猴、北方树鼩等天敌的威胁。
区别辨识:与Alectoris charltonii相比,绿脚树鹧鸪缺乏颈部下方的黑色细线,耳羽灰色而非红褐色。与Alectoris tonkinensis在羽毛颜色上介于绿脚树鹧鸪和Alectoris charltonii之间。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缅甸、老挝、泰国以及中国的云南省。在繁殖区域,绿脚树鹧鸪主要见于稠密的常绿灌丛、燕麦地以及稀疏的落叶林。
其他:尽管在某些地区数量稳定,但绿脚树鹧鸪总体上在当地较为罕见,特别是在中国云南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绿脚树鹧鸪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