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腰拾叶雀(英文名:Rufous-rumped Foliage-gleaner,学名:Philydor erythrocercum),是雀形目灶鸟科拾叶雀属的珍稀鸟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地区,包括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秘鲁和苏里南。体长约14至17厘米,体重18至31克。
外形特征:成鸟拥有淡黄褐色眼环和眉纹,面部其余部分深暗褐色。头顶和背部呈深橄榄棕色,臀部和尾上覆羽鲜艳的栗色,尾羽鲜红褐色,翅膀深橄榄棕色。喉咙淡黄色,胸腹部中等褐色带橄榄色调,两胁及下尾覆羽略深的褐色带暗红褐色调。虹膜棕至深棕色,喙基黑色至棕色,下喙角质棕色至灰粉色,腿脚灰绿至黄橄榄色。幼鸟比成鸟更具有橙红色眉纹,头部更偏红褐色,下体颜色较淡。
鸣叫特征:鸣唱为一串略微上升再下降的4至6个高音符,‘chu, chee, chee, chéé, chu’。叫声为尖锐的‘wheeeeyk’和‘cheeyu’或‘chak’。
生活习性:常年居住在其分布范围内,主要栖息于热带常绿森林,偏好高地森林,但也会出现在洼地森林。海拔高度可达1,300米。以各种节肢动物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经常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在次冠层觅食,偶尔在中层和冠层活动,善于从枯叶中寻找猎物,也喜欢在棕榈叶和藤蔓丛中的碎片处觅食。
生长繁殖:在法属圭亚那的繁殖期发生在旱季,具体季节在其他地区尚未明确。已知的巢穴位于树桩的深洞中,底部垫有木纤维,内含两枚卵。
区别辨识:与棕尾拾叶雀相似,但体型稍大,更常见于森林较低层。两者尾巴和臀部均为红褐色,但棕腰拾叶雀的臀部更为鲜明。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中,包括亚马逊地区的巴西、秘鲁等地。
其他:该物种在历史上曾有过分类学上的变动,早期曾将P. e. subfulvum视为独立物种,后来至少一个分类系统将其视为独立种,但现在一般被视为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腰拾叶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