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棘雀

Freckle-breasted Thornbird Phacellodomus striaticollis

斑胸棘雀(英文名:Freckle-breasted Thornbird,学名:Phacellodomus striaticollis),是雀形目灶鸟科棘雀属的珍稀鸟类。这种中等体型的灶鸟拥有长而尖锐的尾巴,上体呈肉桂棕色,下体颜色较浅,具有深色的顶冠和翅膀。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斑点状的胸部和黄色的眼睛。斑胸棘雀通常栖息于水源附近,如沼泽、画廊森林边缘和灌木丛,是南美洲地区特有种。

外形特征:斑胸棘雀长约16至20厘米,体重约24.5至26.5克。头部具有模糊的淡褐色眉纹延伸至眼上区域,狭窄的暗棕色眼后线几乎不可见,其余面部为暗淡的淡褐色;顶冠呈棕色栗色,有较浅的轴斑,前额和后顶冠略显暗淡;背部暗红棕色,臀部和上尾羽稍浅;翼覆羽暗棕色,主覆羽更深的棕色,飞羽带有暗淡的赤褐色边缘和灰暗的尖端;尾巴渐变,中央一对尾羽暗赤褐色,其余大多暗赤褐色;喉咙污白色;胸部淡褐色,有细小的苍白轴纹和不规则、模糊的暗赤褐色‘雀斑’,腹部淡黄褐色,两胁和下尾覆羽暗灰褐色;虹膜黄色至乳白色或淡橙色;上喙黑色至棕色,下喙灰色,有时带暗色尖端;跗跖和脚趾灰色至绿灰色。雌雄相似,幼鸟的背部比成鸟少一些赤褐色。

鸣叫特征:斑胸棘雀的鸣唱以一到几个上升的低音开始,有时会停顿,随后是3至4个响亮、尖锐的下降单调音符,突然结束,听起来像是‘psep, psep, psep-kleek, kleek, kleek’;报警时发出一系列吱吱的滴答声。

生活习性:斑胸棘雀主要在成对活动,从地面到林下层觅食,捕食甲虫、盾蝽、南瓜蝽、蚱蜢和双翅目昆虫等节肢动物。它们在地面和植被上(包括突出的沼泽植被)寻找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南半球的春夏季,大约从8月至次年2月,可能产两次雏。巢由死枝构成,通常是带刺的枝条,有时夹杂着草茎和苔藓簇,侧面入口位于上方,通向弯曲的隧道至前室,然后到达直径约10至12厘米的巢室,内部铺垫柔软的植物材料,如香蒲的花序,有时前室部分被扩展成第二个元素,使巢形成两个相连的球体。巢放置于离地1至3米高处,通常在水面上方或沼泽植被之上,由小树的树枝支撑。每次产卵3至4枚白色卵,偶尔为2或5枚,大小约为21至22毫米×15.5至17.2毫米;孵化期约16天;雏鸟期约12至13天。巢穴经常受到紫辉牛鹂纵纹鹃的寄生。

区别辨识:斑胸棘雀与其他棘雀的区别在于其胸部的斑点、眼睛的颜色和特定的鸣唱。与近缘种的区分主要基于外形特征和地理分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斑胸棘雀分布在南美洲北部阿根廷(东Formosa至东Córdoba和北Buenos Aires)、巴西东南部(南起东Paraná)和乌拉圭。可能也出现在巴拉圭,但目前只有目击记录,未得到确认。

其他:斑胸棘雀在其分布范围内常见于多个保护区,例如阿根廷的Esteros del Iberá国家公园、Ingeniero Otamendi自然保护区和Costanera Sur生态保护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斑胸棘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斑胸棘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