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山鹧鸪(英文名:Taiwan Partridge,学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是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俗名: 深山竹鸡,为台湾特有种。其独特的黑白脸部图案使其易于识别,分布于台湾的丘陵和山地的阔叶林与混交林中。
外形特征:体长约28厘米,雄鸟重约311克,雌鸟约212克。头部和颈部有显著的黑白相间图案,比其他Arborophila属的鸟有更多的白色面部区域。雄鸟的前额灰色,头顶红棕色,喉部和耳羽白色,颈侧和下喉部有黑色和赤褐色条纹,黑眼线,下体灰白,腹部中心白色,两侧有白色泪滴状斑点,尾下覆羽白色带暗色中心。上体灰色,背部橄榄棕色,翼羽灰棕色,尾羽短圆。雌鸟下方有更多白色斑点,尤其是两侧,喉部黑色标记较少,可能裸部颜色较暗淡。雏鸟特征未详述。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重复的、温和的双音哨声'weah-huuu...weah-huuu...',第一个音过滑,第二个音平坦且音调较低。还有一系列渐强的温和模糊哨声,音调逐渐升高,然后突然结束。整体上与白颊山鹧鸪的声音相似。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700至3000米的温带原生阔叶林和混交林,主要在1500至2000米之间。在地面上觅食,以种子、浆果、嫩芽、叶子和无脊椎动物(如蚯蚓和昆虫)为食,通常形成2至3只的小群。清晨和傍晚时分,会发出响亮连续颤抖的鸣唱。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2月底持续到8月,视海拔高度而定。似乎是一夫一妻制。巢建在巨石间的裂缝中或树根下的隐蔽处。产6至8枚白色蛋,孵化期约为24天,雏鸟出生后不久便能跟随亲鸟活动。
区别辨识:通过黑白相间的脸部图案与同属其他种类区分开来,雄鸟的脸部图纹更为醒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台湾的中央山脉和东部山脉,主要在海拔1500至2000米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
其他: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Ⅱ级保护(2021年2月5日)。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台湾山鹧鸪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台湾山鹧鸪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