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额卡纳灶鸟

Rusty-fronted Canastero Asthenes ottonis

锈额卡纳灶鸟(英文名:Rusty-fronted Canastero,学名:Asthenes ottonis),是雀形目灶鸟科卡纳灶鸟属的鸟类。小型、长尾的高海拔灌木丛鸟类,特征为淡褐色体羽,翅膀和尾巴呈红褐色,喉部和前额有小片红色斑块。该鸟种偏好密集的灌木区,包括Polylepis林地,常在灌木丛中秘密觅食。其体型小、缺乏明显条纹、尾巴长且红褐色,这些特征使其与分布区内相似物种相区别。锈额卡纳灶鸟仅在秘鲁中南部安第斯山脉被发现。

外形特征:锈额卡纳灶鸟全长约18至19厘米,体重约13克。两性羽毛相同,具灰褐色眉纹和眼下的弧线,眼睛前方有一条暗色细线,眼后有暗棕色斑块,脸庞总体呈暗褐色,带有浅色条纹。前额红褐色,带有淡淡的浅色条纹。头顶、背部和臀部为丰富的棕色,上尾覆羽呈栗红色。翅膀大部分为红栗色,飞羽尖端深灰色。尾巴栗红色,内侧三对尾羽较长,具有深灰色的羽轴。下颏和上喉为橙红至栗红色,下喉灰白带浅棕色条纹,胸部颜色略深,带有浅色条纹,腹部白色,两胁和下尾覆羽为红棕色。

鸣叫特征:锈额卡纳灶鸟的鸣唱为一系列高音调的加速音符,开始三个上升的高音,随后快速下降,声音似‘bsee-bzéé-bzee-di-di-di-di-d-d-d’。叫声包括高音的‘veer’和鼻音的‘djeeh’。

生活习性:锈额卡纳灶鸟全年在其分布范围内定居,常见于秘鲁中南部安第斯山脉的半湿润至干旱的高山灌木丛和Polylepis树林边缘。它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以从低矮植被和地面捕获的节肢动物为食。

区别辨识:锈额卡纳灶鸟与同属物种的区别在于其较小的体型、缺乏强烈的条纹和长而红褐色的尾巴。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锈额卡纳灶鸟分布在秘鲁中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具体包括Huancavelica、Ayacucho、Apurímac和Cuzco地区的南侧。

其他:锈额卡纳灶鸟在过去曾被视为峡谷卡纳灶鸟的亚种或与之构成超种,但遗传数据表明它与绣眼棘尾雀关系更为密切。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锈额卡纳灶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锈额卡纳灶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