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掘穴雀(英文名:Campo Miner,学名:Geositta poeciloptera),是雀形目灶鸟科掘穴雀属的鸟类。灶鸟科掘穴雀属的小型鸟类,身长11-12厘米,体重17-19克。其羽毛呈灰褐色调,下体偏淡,具白色眉纹和斑点状胸部。分布于南美洲,主要见于巴西中南部及玻利维亚东部,偏好近期火烧过的草甸和无树的cerrado生境。
外形特征:草原掘穴雀为小型鸟,尾短,翼展时可见鲜明的锈色图案。冠部暗灰褐,有模糊的深棕色斑点,向颈背逐渐拉长;眉线淡黄色,脸部其余部分暗红褐色,具模糊的暗色斑纹;背部灰褐,臀部和上尾覆羽带锈色;小翼羽和中翼羽深褐,边缘颜色较浅,翼上有不明显横斑,飞羽黑色,有宽幅的栗红色带。尾短,末端稍凹,尾羽近圆,锈色,有黑褐色亚端斑;喉部白色,与布满棕色斑点的淡黄色上胸形成对比;下胸至腹部淡黄至白色,两胁和下尾覆羽淡锈色;腋羽亮肉桂色;虹膜棕色;喙短,上喙和下喙尖端深角质色或黑褐色,下喙基部淡角质色或粉灰色;跗跖和趾淡棕至淡灰或淡粉色。
鸣叫特征:雄鸟鸣唱为连续的哨音“sweep”,在展示飞行中发出;叫声为“pit-pit”。
生活习性:栖息于草甸和无树的cerrado环境,尤其偏好近期火烧过的地方,海拔高度介于500至1250米。以昆虫为主食,已知食物包括膜翅目、鞘翅目、螳螂目和蜘蛛。单个或成对觅食,从地面捡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至少包含9月至10月初。筑巢于犰狳(Priodontes maximus, Cabassous unicinctus)洞穴的侧隧道中,巢室铺垫枯草和毛发。已知巢中有3枚蛋。幼鸟在10月初被记录。
区别辨识:与同属物种相比,草原掘穴雀体型较小,尾和喙均短,整体色彩较暗,腋羽为肉桂色。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西中南部(从马托格罗索州中部、托坎廷斯州南部至米纳斯吉拉斯州中部、圣保罗州和巴拉那州北部)和玻利维亚东北部(圣克鲁斯省极东北部)。曾在巴拉圭有记录。
其他:在巴西,草原掘穴雀在塞拉达卡纳斯特拉国家公园、埃马斯国家公园和佩德拉塔尔哈达州立公园等地罕见。在玻利维亚,仅在诺埃尔坎普夫梅尔卡多国家公园的一小片区域内罕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草原掘穴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