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鹌鹑

Harlequin Quail Coturnix delegorguei

花脸鹌鹑(英文名:Harlequin Quail,学名:Coturnix delegorguei),是鸡形目雉科鹌鹑属的鸟类。而雌鸟则以棕色为主,与西鹌鹑相似,但颜色更深更均匀,腹部无亮白色,背部条纹不显眼。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及阿拉伯半岛,与采集者Adulphe Delegorgue的名字相关联。

外形特征:体型小,长度16至19厘米,雄鸟体重49至93克,雌鸟体重63至95克。雄鸟具有独特的黑白头部斑纹、黑色胸部和栗色侧翼;雌鸟与西鹌鹑极为相似,但在手握时可由初级飞羽外缘无横斑、胸部统一的红褐色、腹部有乳白色轴纹以及胸斑呈灰暗色加以区分。幼鸟似雌鸟,但下面更灰,冠部和颈背较淡,喉部和胸部有深棕色斑点和条纹。

鸣叫特征:雄鸟的广告鸣声被认为是更快、更尖锐、更具金属感和更高音调的‘wit, wit, witwitwit, witwitwit’组合,雌鸟可能以柔和的‘qwik-ik’回应,被惊起的鸟可能会发出尖锐的‘skreee’叫声。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草地,有散生灌木覆盖或棕榈树,也见于轻度林木覆盖的草原、潮湿环境中的草丛,如沿水道和低地泛滥平原。在东非和南非,花脸鹌鹑随雨水迁徙,夜间迁移。在南非,它向南迁徙繁殖,雨季结束后大部分北迁,但每年不会回到同一区域。食物主要包括草籽、杂草种子和各种昆虫及其幼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与大雨有关,因地区而异。筑巢于草地中的草丛中,通常有4到8枚淡黄色带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的蛋,孵化期约14至18天,仅由雌鸟孵卵,雄鸟协助照顾幼鸟。刚孵化的雏鸟有暗棕色、黑色和浅黄色条纹,腹部淡黄色,五天大时能短距离飞行。

区别辨识:西鹌鹑相比,雌性花脸鹌鹑颜色更深,更均匀,腹部无亮白,背部条纹不显眼。与其他鹌鹑种类如钮鹌鹑的区别在于颜色较暗,图案较简单。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某些地区被视为至少常见甚至丰富,如马达加斯加部分地区,整体数量似乎没有减少趋势。在维多利亚湖的卡维龙多湾等地已知存在捕捉现象。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包括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南部等地。

其他:有报道指出,在肯尼亚,未经控制的引入日本家养鹌鹑品种导致野生非洲花脸鹌鹑在西部肯尼亚部分地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花脸鹌鹑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花脸鹌鹑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