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山鹑

Daurian Partridge Perdix dauurica

斑翅山鹑(英文名:Daurian Partridge,学名:Perdix dauurica),是鸡形目雉科山鹑属的鸟类。俗名: 须山鹑,生活在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的矮壮陆栖鸟类。其分布区域广泛,从西伯利亚、乌苏里边区至中国新疆、东北等地。偏爱草丛或灌木丰富的开阔地带,冬季则会前往农田觅食。

外形特征:斑翅山鹑体长约28-30厘米,体重在200-340克之间。通体灰棕色,腹部有显著的深色斑点,脸部和胸部为橙色。雄鸟和雌鸟的差异在于雌鸟腹部的斑点较小,颜色较为暗淡,且脸上和胸部的橙色面积较小。幼鸟的上部标记更为粗犷。不同亚种间在羽色上存在细微差异,如suschkini亚种更暗且带有更多红褐色。

鸣叫特征:斑翅山鹑的叫声为尖锐的金属摩擦声,类似加速的一系列刺耳的摩擦音,如‘rex..rex..rex…’。

生活习性:斑翅山鹑栖息于各种开阔环境,包括草甸、灌丛、河岸灌木、林地草原和种植园。它们偏好靠近草地的灌木或轻度林地。它们在秋季形成中等规模的群体,通常由15-30只鸟组成,冬季群体可增至200只。它们主要以杂草种子、谷物和浆果为食,夏季也会食用昆虫。在遭遇恶劣冬季天气时,可能会进行季节性迁移。

生长繁殖:斑翅山鹑在吉林和山西的繁殖期始于5月末,配对最早于3月中旬开始。巢穴位于遮蔽物旁,由草、树叶、根和柔软的羽毛构成。每窝产卵18-20枚,孵化期约为25天,由雌鸟独自承担。双亲都会照顾雏鸟。

区别辨识:斑翅山鹑灰山鹑非常相似,但斑翅山鹑更灰暗,胸前有广泛的栗色标记,肩胛骨上有明显的苍白羽轴纹,腹部黑色斑点周围有赭黄色,而灰山鹑的相应部位颜色更接近白色。雌鸟与雄鸟相比,条纹和蠕虫状斑纹更明显,腹部斑点更小或缺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斑翅山鹑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新疆西部、西伯利亚南部、蒙古东部至外贝加利亚和阿穆尔地区(俄罗斯东北部)以及中国东北部。

其他:斑翅山鹑可能与灰山鹑形成超种,特别是在重叠分布区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斑翅山鹑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