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鹧鸪

Red-necked Spurfowl Pternistis afer

红喉鹧鸪(英文名:Red-necked Spurfowl,学名:Pternistis afer),是鸡形目雉科鸡鹧鸪属的鸟类。生活在非洲干热地带的典型鹧鸪,以灌木丛、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和有林木的峡谷为主要栖息环境。红喉鹧鸪广泛分布于从加蓬和肯尼亚南部至南非海岸的广大区域。

外形特征:红喉鹧鸪体长25-38厘米,体重差异显著,雄鸟480-1000克,雌鸟370-690克。其特征为明亮的红色喉咙和面部裸露皮肤,红色喙和腿。羽毛上部呈棕色,下部具黑色条纹。雄鸟拥有1-2个刺,而雌鸟的刺较短。幼鸟色彩较为暗淡,带有白色斑点和斑驳的飞羽,喙色较深,腿色较淡且偏黄。亚成体(7-10个月大)呈现深棕色,面部皮肤清晰红色,但仅有小突起而非成熟的刺。

鸣叫特征:红喉鹧鸪的叫声是一系列粗糙的“krek”音符,有时带有欢快的前奏。

生活习性:红喉鹧鸪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湿润的灌木丛、草地、灌木林、耕作区和森林边缘。它们通常在清晨和傍晚鸣叫,尤其在求偶期间最为活跃。该物种在不同季节食用不同的食物,如小型块茎、蔬菜物质、昆虫及其幼虫,甚至在飞行中的白蚁。

生长繁殖:繁殖期多在雨季后期,雏鸟在旱季初期浓密的覆盖物中出现。红喉鹧鸪在雨季和旱季交替时期产卵,如东南非的4月至8月,津巴布韦的1月至7月(主要是4月),安哥拉的2月至6月。它们通常是单配偶制和领地性的,雄鸟会守护约1.5公顷的巢区,驱赶其他雄鸟。巢穴由雌鸟在树或灌木基部长草中挖成,一般产3-9枚粉色至浅褐色的蛋。

区别辨识:红喉鹧鸪通过其独特的红色喉咙和面部皮肤与大多数其他鹧鸪区分开来。在与Swainson's或灰胸鹧鸪重叠的区域,可通过黑白相间的下部特征识别红喉鹧鸪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喉鹧鸪分布于非洲中部、东南部,具体包括加蓬、肯尼亚南部、南非等地。在东非多数月份都能发现,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地理位置。

其他:红喉鹧鸪在某些地区可能在一年龄时开始繁殖,家庭群解散后。雌鸟可能连续多年在同一区域繁殖。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喉鹧鸪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