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音红翅䳍(英文名:Huayco Tinamou,学名:Rhynchotus maculicollis),是䳍形目䳍科红翅䳍属的鸟类。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脉。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西北部至阿根廷西北部的草山脊上。
外形特征:该鸟长约39-42厘米,雄鸟体重894-913克,雌鸟876-962克。具有大型身躯,长而弯曲的喙,鲜亮的赤褐色颈部,以及背部鲜明的斑纹。与红翅䳍相似,但其头部有宽阔的黄褐色条纹,形成暗色帽状外观,与颈部斑纹连续,面部标记更碎裂且斑点状,颈部有明显的暗斑/条纹,胸部有横纹,上翼覆羽广泛且粗犷地横纹,下体均匀奶油色,从胸部侧面到腹部有深色条纹。
鸣叫特征:其鸣声由两个短音组成,第一个音调变化,第二个音平坦且不如第一个响亮。鸣声起初与红翅䳍相似,但结尾非常不同,听起来更响亮,可能因为种群分散,需要在远距离的山脊间呼唤。
生活习性:哨音红翅䳍栖息在半干旱、温带山谷,带有荆棘灌木丛和零散树木,以及谷物田,海拔高度从局部1000米至3050米。夏季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则转向植物性食物。食物包括种子、果实、嫩芽、根茎和球茎,可能还吃一些作物。动物性食物有昆虫,如白蚁和蚱蜢,偶尔也会捕食小型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的数据很少。巢穴通常是在树基部低矮植被中的浅坑。雄鸟孵化来自不同雌鸟的蛋,然后独自抚养雏鸟直到它们能够独立。
区别辨识:与红翅䳍相比,哨音红翅䳍的头部和颈部有黑色条纹和斑点,且其鸣声显著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级。总体上较为常见,部分地区数量丰富,分布范围合理。面临局部强烈的狩猎压力,尤其是在靠近人类居住区的地方。虽然种群可能正在下降,但下降速度不足以引起立即的担忧。
地理分布:分布在玻利维亚西北部(从拉巴斯南部开始)至阿根廷西北部(至卡塔马卡和图库曼)。
其他:曾经被认为是红翅䳍的亚种,但由于其独特的鸣声,头部和颈部的黑色条纹和斑点,已被分类为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哨音红翅䳍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