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鹦鹉

Alexandrine Parakeet Psittacula eupatria

亚历山大鹦鹉(英文名:Alexandrine Parakeet,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鹦鹉属的鸟类。又名: 阿历山大鹦鹉,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体长56至62厘米,尾长而显眼,喙部鲜红,头部绿中带灰,颈后有一宽粉红环。分布广泛,从印度至东南亚,常见于低地至丘陵地带的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与椰子园,偶尔现身于城市周边、公园与花园。

外形特征:体长约56至62厘米,重198至258克。喙红色,头部绿色渐变为灰色,颈侧有黑色条纹与粉红环。背部黄绿,翼部和腹部颜色较深,翼下有显著的红斑。尾羽基部绿色,渐变为淡蓝绿至黄色尖端。雌鸟色彩较暗淡,缺少黑颊纹与粉颈环。幼鸟似雌鸟,但尾较短。亚种间存在细微差异。

鸣叫特征:叫声粗犷响亮,有鼻音“kyah”、刺耳的“keeh”、滚动的“rrrrah”或“currree”等,通常以松散系列重复,也有争吵般的对话。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至海拔900米的干湿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与椰子园。以果实(如番石榴)、种子、花蜜、花瓣、嫩叶为食,对果园和作物造成损害。通常小群活动,食物丰富时形成大群。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11月至4月,筑巢于树洞中,有时自行挖掘或利用建筑裂缝。每窝产2至4枚白色钝卵,孵化期24天左右,雏鸟7周后离巢,3至4个月后独立。

区别辨识:红领绿鹦鹉相似,但体型更大,具独特红肩斑和较大喙。雌雄辨识在于雄鸟颈部的黑条纹与粉红环。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在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等国数量下降,受非法贸易威胁。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香港(逃逸形成的野化种群)。

其他:历史上曾被亚历山大大帝带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现引入土耳其、伊拉克、巴林等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亚历山大鹦鹉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