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喉鹦哥

Brown-throated Parakeet Eupsittula pertinax

褐喉鹦哥(英文名:Brown-throated Parakeet,学名:Eupsittula pertinax),是鹦形目鹦鹉科欧普锥尾鹦鹉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的巴拿马至南美洲北部,包括圣汤马士岛、维京群岛及圣科克斯岛等地。以绿上身、黄腹和长尖尾著称,平均体型适中,拥有独特的褐色脸颊和上胸。

外形特征:成年褐喉鹦哥体长约23至28厘米,体重介于76至102克。头部前额、脸部和下巴呈黄色;胸部为暗橄榄色;腹部草绿色,中心有橙色斑块;头顶中部和背部其余部分均为绿色;飞羽和尾羽边缘及尖端略带蓝灰色。幼鸟黄色较少。不同亚种在颜色分布上有细微差异,如xanthogenia亚种头顶部和颈背有橙黄色延伸,而aeruginosa亚种则有类似特征,但额头呈淡黄色。

鸣叫特征:飞行中发出高亢刺耳的尖叫和粗糙的‘scraart scraart’叫声,快速重复。也有较短的双音节‘tchrit tchrit’和‘cherr cheedit’叫声。在栖息时,会发出类似的叫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通常非常吵闹。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草原、半干旱灌木丛、仙人掌和金合欢树丛生地带,也会出现在红树林、热带落叶林、河岸森林、白沙滩森林、湿润常绿森林边缘、耕作区和牧场。季节性迁移至更湿润地区,如哥伦比亚圣玛尔塔地区的旱季。在委内瑞拉阿鲁加州,数量峰值出现在5月至9月,可能与玉米和高粱收获有关,11月至次年4月移至山脚林地和草原繁殖。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哥伦比亚东部和委内瑞拉西北部为2月至4月,但后者全年都有记录;苏里南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筑巢于树干白蚁巢穴中,尤其是Nasutitermes属的白蚁巢,有时也在棕榈树桩、自然树洞、悬崖面、旧墙、石灰岩悬崖、土岸或海边岩石中筑巢。一窝产2至7枚蛋,孵卵期约23天,由雌鸟单独承担。幼鸟在野外的离巢时间为36至37天。

区别辨识:与同类相比,褐喉鹦哥的褐色脸颊和上胸非常显眼,但在飞行中辨认较为困难。不同亚种在头部颜色分布上有显著差异,如橙黄色的头部延伸程度、额头的颜色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被列入CITES II附录。在部分地区如巴拿马,数量相对较多。在哥伦比亚、圭亚那和苏里南北部以及荷兰安的列斯群岛是最常见的鹦鹉之一。尽管存在局部压力,尤其是委内瑞拉的捕猎和作为农作物害鸟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其种群稳定。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拿马至南美北部,包括圣汤马士岛、维京群岛及圣科克斯岛等地。在哥伦比亚,可达海拔2600米,但其他地方多见于1200米以下。

其他:在圣托马斯岛被人为引入,并在1860年代建立种群,后扩散至库莱布拉岛、托尔托拉岛和波多黎各,但在1982年前后在这些岛屿上灭绝。在佛罗里达、英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多米尼加和圣安德烈斯的记录可能是逃逸或放生的笼养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褐喉鹦哥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