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腰鹦哥

Mexican Parrotlet Forpus cyanopygius

蓝腰鹦哥(英文名:Mexican Parrotlet,学名:Forpus cyanopygius),是鹦形目鹦鹉科福普斯鹦哥属的鸟类。为西墨西哥特有种,分布于从南部索诺拉至科利马的热带低地。是Forpus属中最北端的成员,常在干热的灌木丛、落叶林、散树草地、严重退化的前森林、种植园和沿水道的树林中活动,海拔不超过1300米。

外形特征:蓝腰鹦哥体长约13-14厘米,体重30-37克。雄鸟上部绿色,下背部、臀部、次级飞羽覆羽、外侧次级飞羽和下翼覆羽呈青绿色,面部和下部颜色较淡,有时泛蓝。雌鸟青绿色代替蓝色,幼鸟类似成鸟,雄鸟幼鸟蓝色部分减少。insularis亚种上部颜色更深,下部灰绿,蓝色更暗,更接近钴蓝色,体型较大。

鸣叫特征:发出刺耳或芦笛般的'kree'或'kreeit'叫声,飞行和栖息时都会发出。飞行中的群体持续发出响亮的金属般颤音,栖息时叫声较为柔和。

生活习性:蓝腰鹦哥栖息在热带低地的森林、种植园和半开阔地带,包括城镇和村庄。它们很少远离无花果树,因为其体型和颜色与无花果树叶相似。通常以10-100只的群体快速飞行,绿色和青绿色相间。它们以小无花果、浆果和草籽为食,包括地面取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5月至7月,每次产3枚小白蛋,孵化至少19天,雏鸟在孵化后4-5周离巢。它们通常在树洞、仙人掌和其他类似结构中筑巢。

区别辨识:蓝腰鹦哥在其分布范围内无其他小型鹦鹉相似,通过青绿色下背部和臀部易于识别,雌鸟则通过黄绿色代替蓝色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CITES: II级。该物种在墨西哥受到特别保护。

地理分布:蓝腰鹦哥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西部,从南部索诺拉至科利马,主要栖息在低纬度的干旱森林、灌木丛和松木山林区,偶尔进入农耕区和果园。

其他:据估计,每年约有8000只个体因非法宠物贸易被捕获,导致其全球数量显著下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腰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腰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