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冠鹦哥(英文名:Red-crowned Amazon,学名:Amazona viridigenalis),是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鸟类。体型适中、色彩鲜艳的亚马逊鹦鹉。原生于墨西哥东北部低地热带森林,可能延伸至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其显著特征为鲜红的前额和头顶,以及深蓝色的眼后纹。全球数量稀少,面临非法贸易和栖息地丧失的双重威胁,已被列为全球濒危物种。
外形特征:红冠鹦哥体长约33厘米,体重约316克,拥有短尾。头部最显眼的特征是鲜红色的冠羽,边界由蓝紫色构成,有时延伸至颈部两侧甚至颈背。后冠和颈背有黑色尖端的绿色羽毛,形成鲜明的斑驳效果。脸颊呈明亮的绿色,翼部外侧二级飞羽有红色斑块,其余飞羽呈蓝黑色。肩部和尾基绿色,尾羽末端带有黄绿色。喙部呈淡奶油黄色,眼圈和脚爪为浅灰色。幼鸟的红色仅限于前额,有时会有几根零散的红色羽毛分布在头顶。飞行时快速而浅促,常成对或小群飞行。
鸣叫特征:红冠鹦哥的叫声在早晨和傍晚最为响亮,尤其是在迁移到新的觅食区域时,会发出标志性的尖锐鸣叫。
生活习性:红冠鹦哥通常聚集在大型群体中,活跃于早晨和傍晚,主要栖息于森林边缘、半开阔地带和林间空地。它们的饮食以种子、果实、花和花蜜为主。筑巢于树洞中,如同大多数鹦鹉一样。
生长繁殖:红冠鹦鹉在五岁左右达到性成熟,雌鸟孵化期约为28天,每窝平均产卵四枚。幼鸟在九周大时开始离巢。在野外,它们终身伴侣,每年返回相同的树洞繁殖,除非树洞被破坏或之前的繁殖不成功。
区别辨识:与红冠鹦哥在同一原生范围内的其他亚马逊鹦鹉种类相比,红冠鹦哥可以通过其明亮的绿色脸颊、广泛的红色头顶和黑色尖端羽毛形成的斑点状外观来区分。在南加州,它与淡紫冠鹦哥共存,后者具有紫蓝色的头顶和颈部侧面,下体有更多的黑色尖端羽毛,且红色仅限于前额,颜色较暗。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红冠鹦哥主要分布于墨西哥东北部的低地热带森林,可能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的极小部分。在南加州、佛罗里达南部、夏威夷欧胡岛等地存在放生的种群。
其他:红冠鹦鹉在城市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力,特别是在洛杉矶,估计有大约3,000只,这可能超过了墨西哥剩余的野生种群数量。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冠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冠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