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鹦哥(英文名:Red-billed Parrot,学名:Pionus sordidus),是鹦形目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鸟类。是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成员。这种中等体型的鹦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其特征为绿色羽毛、红嘴、蓝色胸部及暗蓝色前额,生活在海拔500至1500米的云雾森林。
外形特征:成年红嘴鹦哥长约27至29厘米,体重约272克。头部呈橄榄绿色,带深蓝色边缘。背部、翅膀和内侧尾羽为橄榄绿,外侧尾羽蓝色。上胸蓝色,向下渐变为粉色调的橄榄色腹部。下尾覆羽和尾基部呈暗红色。幼鸟头部和胸部为绿色,下尾覆羽黄绿色。各亚种颜色差异明显,如corallinus亚种更大更绿,背部带灰蓝色调。
鸣叫特征:红嘴鹦哥有多种叫声,包括尖锐的“kee!-yak”声(sordidus和antelius亚种)和升调的“crree!”声,以及柔和的“crrah”声(corallinus和mindoensis亚种)。停栖时,叫声种类更多,音质相似。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润至湿热的低地和亚山地常绿及半落叶森林,海拔多在500至1500米之间,范围可达100至2400米。以小群活动,多达10至15只,偶尔更多。主要以森林冠层的果实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哥伦比亚为2月至4月,委内瑞拉为4月,厄瓜多尔为1月至5月,玻利维亚为10月。在树洞中筑巢,离地面高度从几米到数十米不等。窝卵数通常为3枚,尺寸约为33毫米×27.7毫米,孵化期约27天,雏鸟抚育期约12周。
区别辨识:红嘴鹦哥与其他鹦鹉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独特的颜色组合:绿色体羽、红色喙、蓝色胸部和暗红色下尾覆羽。不同亚种间颜色有显著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的北部和西部,具体包括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的特定森林区域。
其他:红嘴鹦哥的系统学历史涉及多个亚种的分类争议,例如corallinus和mindoensis是否应视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嘴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嘴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