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喉绿啄木鸟

Streak-throated Woodpecker Picus xanthopygaeus

鳞喉绿啄木鸟(英文名:Streak-throated Woodpecker,学名:Picus xanthopygae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西南及东南亚,为中国云南西部开阔的低地林中非常罕见的留鸟。其特征包括腰黄色,顶冠红色(雄鸟)或黑色(雌鸟),脸颊灰色,腹部有绿色鳞状斑。相比大多数啄木鸟,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食物主要是蚂蚁和白蚁。

外形特征:成年鳞喉绿啄木鸟长约30厘米,体重83-111克。雄鸟的头部从额头至后冠呈现红色,雌鸟则为黑色,两者均带有灰色条纹。眼盖灰色并有棕色条纹,窄白颊纹,黑色下颌纹被淡色边缘模糊。下颚基部淡黄色。上体黄绿色,臀部和大部分上尾覆羽亮黄色,有时混有橙色羽毛。下体白色至淡黄白色,胸部有绿色晕染,羽毛边缘和尖端呈橄榄色,形成明显的鳞状图案。下腹的鳞状图案有时更为分散。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单音“queemp”,并有敲击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开阔的森林中,常见于竹林、果园和次生林。常单独活动,不仅在树上觅食,也常至地面活动。食物以蚂蚁和昆虫为主。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印度为1-5月,斯里兰卡为4-9月,东南亚为3-5月。巢穴由双亲共同挖掘,通常位于树干或大枝上,深约30厘米,高度从0.6米到4-8米不等。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大小约为26-27mm×20-21mm。

区别辨识:灰头啄木鸟的区别在于具有白色颊纹,腹部有绿色鳞状斑。雌鸟顶冠黑色。与相比,具有淡色眼睛、更明显的淡色颊纹、带条纹的喉咙和胸部,以及略显苍白的底色和下方较少的鳞片外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印度次大陆部分地区较为常见,但在不丹、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罕见且分布局限。在中国云南、缅甸和泰国数量不多,越南极为罕见。在多个保护区有记录,如印度的Corbett、Kaziranga和Mudumalai国家公园,以及尼泊尔的Chitwan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分布于北印度、半岛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尼泊尔东部至缅甸和中国西南(云南西部),并向南延伸至斯里兰卡、泰国北部和西部、Tenasserim,以及柬埔寨、老挝南部和越南(Cochinchina)。

其他:在印度次大陆的几个保护区内有记录,但其真实状况研究不足,需更多调查确定。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鳞喉绿啄木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