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啄木鸟

Lesser Yellownape Picus chlorolophus

黄冠啄木鸟(英文名:Lesser Yellownape,学名:Picus chloroloph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亚洲的啄木鸟,主要栖息于印度次大陆与东南亚地区。其显著特征为上体亮绿色,下体带有黑白相间的横纹,头部具有醒目的黄色冠羽。在中国南方的西藏、云南、福建、海南等地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体长约27厘米,雄鸟头部绿色,喉部白色,具红眼纹与红色颊纹,雌鸟仅耳羽上方有红斑。冠羽金黄至橙色,颈部橄榄绿,胸腹部灰绿至暗绿色,下腹至尾下覆羽呈污白色,胸部常有细密的绿色条纹。背部与臀部亮绿色,次级飞羽外缘锈红色,翼下橄榄褐色,覆羽白条纹。喙长而直,尖端凿状,鼻孔宽,黑色带灰色,下颚基部黄色。虹膜红棕色,眼周皮肤灰色,腿灰绿色。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哀怨的“pée-a”或“péee-ui”声,亦有短促的“chak”音。有时连续发出多达10个缓慢下降的“kwee”音符,近距离对峙时发出低沉的咯咯声。偶尔敲击。

生活习性:栖息于常绿森林、湿润落叶林、干燥森林、林地、竹林、灌木丛、种植园及树木繁茂的花园。海拔分布从低地到1800米,最高可达2100米。居民鸟种,偶尔有分散现象。以蚂蚁、甲虫及其幼虫为主食,也吃浆果和花蜜。单个或成对活动,有时形成小家庭群,经常加入混种觅食群,偏好树干与大枝,也会沿细枝活动,常见于地面觅食,甚至在粪便中寻找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通常在2月至7月,主要集中在3月至5月。巢由双方共同挖掘于部分死亡的树干或树枝中,高度1.5至20米,多数低于5米。每窝产卵3至4枚(范围2至5枚),南部地区数量较少,两性共同孵卵和喂养雏鸟,通过反刍喂食。孵化与离巢时间未知。

区别辨识:大黄冠啄木鸟相比,体型较小,腹部为灰色而非全灰色。亚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上体色调、下体图案与体型大小上。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1年2月5日新增)。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洋界,广泛分布于印度、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向东延伸至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尼、马来西亚与越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福建与海南。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黄冠啄木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