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雪鸡

Altai Snowcock Tetraogallus altaicus

阿尔泰雪鸡(英文名:Altai Snowcock,学名:Tetraogallus altaicus),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的鸟类。体型健硕的灰褐色雪鸡,分布于西蒙古、西南西伯利亚及相邻的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山地,自低矮的山麓至孤立的雪山之巅。在大部分分布范围内是唯一的雪鸡种类,仅在中国西北部与喜马拉雅雪鸡有轻微重叠。阿尔泰雪鸡的头部和颈部呈浅棕色,腹部洁白,背部为暗棕色与白色相间,这些特征即便在远处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极为醒目。

外形特征:体长约57至58厘米,雄鸟平均体重约3千克,雌鸟约为2.54千克。与藏雪鸡相比,其白色下体无黑色条纹,胸部有黑色斑点而非白色斑块。与暗腹雪鸡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白色(而非暗灰色)的侧腹,与黑色的下腹部形成鲜明对比,且白色主要限于初级飞羽(后者二级飞羽广泛白色)。雌鸟比雄鸟略小,通常无距,仅在最年长的个体中可能有短距。虹膜棕色,眼圈皮肤橙黄色,喙角质色,基部较深,跗跖粉红至橙红色。雏鸟与成鸟相似,但初级飞羽尖端磨损。

鸣叫特征:叫声特征描述较少,已知声音比高加索雪鸡更嘶哑粗糙,但比喜马拉雅雪鸡更为悦耳。

生活习性:栖息于山地草原、高山草甸和冻土带,海拔范围从400米(如图瓦西部)至雪线附近,一般在2000至3600米之间,偏好陡峭斜坡和崎岖地形,包括峡谷和悬崖,也会进入森林觅食。冬季会从夏季的2500至3000米高度降至约2000米,遇到大雪时会移至积雪较少的区域,但不一定降低海拔。食物包括块茎、球根、种子、嫩枝(如桦树)、浆果(如小檗),多达40种植物,还包括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经常与西伯利亚羱羊共同觅食,尤其是在冬季,甚至会在人类聚居区边缘与家鸡一同觅食。

生长繁殖:一夫一妻制,雄鸟在雌鸟产完最后一枚卵后聚集。繁殖期约从中三月中旬开始,具体日期取决于天气、栖息地和鸟龄,通常四月更为常见。巢建于碎石中,由雌鸟选择,内部简单铺设植物材料和羽毛。一窝产卵数从4至15枚不等,推测后者可能为两只雌鸟共同产于一巢。孵化期28天,仅由雌鸟承担。雏鸟次年即可繁殖。

区别辨识:藏雪鸡暗腹雪鸡通过下体颜色、飞羽特征和体色对比进行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蒙古一侧有一定数量,但在狭窄的分布区内,属于较为珍稀的雪鸡种类。中国目前仅发现约50只。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北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南部、中国新疆北部以及西、中蒙古。在中国新疆与蒙古和俄罗斯交界地区有记录。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阿尔泰雪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阿尔泰雪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