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啄木鸟

Bennett's Woodpecker Campethera bennettii

班氏啄木鸟(英文名:Bennett's Woodpecker,学名:Campethera bennettii),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绿背斑啄木鸟属的中型鸟类。具有独特的斑点状而非条纹状的下体,雄鸟脸颊与喉部纯白,带有红色颊纹和冠羽,而雌鸟喉部和面颊呈棕色,眼线明显。班氏啄木鸟广泛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和东南部的成熟阔叶林地带。

外形特征:班氏啄木鸟长约24厘米,体重介于61至84克。雄鸟的前额、头顶和颈后红色,脸颊至喉部白色,上体橄榄褐色,带黄色和白色条纹,下体淡黄白色,胸部有金色光泽,腹部有圆形至细长的暗色斑点。雌鸟额头和头顶有黑底白点,耳羽和喉部棕色至黑棕色。幼鸟头部黑色,上体较暗,斑点更多,眼睛深褐色,雄鸟颊纹黑色,雌鸟头顶部有白色斑点,成人般的棕色头部标记开始显现。

鸣叫特征:班氏啄木鸟的叫声包括‘chuur’音符,一系列的‘wi-wi-wi-wi’、‘kee-kee-kee’或‘ddrahh, ddrahh, ddray-ay, ddray-ay’以及‘wirrit-wirrit’的叽叽喳喳声。

生活习性:班氏啄木鸟偏好成熟阔叶林和灌木地带,避开干燥的灌木丛,主要在地面寻找蚂蚁、白蚁及其幼虫。它们常以2到5只的小群体活动,有时会跟随光泽星椋鸟一起觅食。班氏啄木鸟高度适应陆地生活,常见于草地或有短草的裸露地面,跳跃笨拙,70%至85%的时间用于地面觅食,偶尔在树干和大枝上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8月至次年2月,班氏啄木鸟会在树中挖掘或重用旧洞作为巢穴。每窝产卵三枚,孵化期大约15至18天。

区别辨识:与Reichenow’s Woodpecker相比,班氏啄木鸟体型较大,喉咙有斑点,面部图案更鲜明。雌鸟与雄鸟在颜色上有显著差异,幼鸟的颜色更深,斑点更多。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非洲中南部和东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斯威士兰、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在miombo、Baikiaea、Acacia和mopane林地都有发现。

其他:班氏啄木鸟与细斑啄木鸟、努比亚啄木鸟和斑喉啄木鸟构成一个超物种群。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班氏啄木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