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姬啄木鸟(英文名:Black-dotted Piculet,学名:Picumnus nigropunctat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的小型啄木鸟,属于啄木鸟科,仅见于委内瑞拉。
外形特征:黑斑姬啄木鸟具有典型的姬啄木鸟属特征,其最显著的标志是淡黄色的下体,零星点缀着黑色斑点,尤其在较低胸腹部和尾下覆羽上。在委内瑞拉东南部苏克雷地区的某些个体胸部有细密的条纹。罕见个体的喉咙部分呈鳞状,下体颜色偏淡黄褐色,这与鳞姬啄木鸟相似,但后者可通过其鳞状下体特征明确区分。头部顶部为黑色,前额有狭窄的猩红色条纹,后方有明显的白色斑点,某些雌鸟个体的白色斑点可能遍布整个头部。背部呈浅橄榄棕色,略带黄色,肩部和背部有暗色斑点。
鸣叫特征:黑斑姬啄木鸟的鸣唱由2至数个极高且尖锐的音符组成,每一个音符比前一个略低,'tseeet, tseeet, tsee, 等等',这种鸣叫也可能用于同伴间的联系。觅食中的鸟儿可能会重复几次鸣唱,然后静默数分钟。
生活习性:黑斑姬啄木鸟通常成对觅食,有时相距较远,或单独行动。它们偶尔会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鸟儿常侧身沿树枝移动,喜欢在腐朽的木头或断枝末端啄食或钻孔。
生长繁殖:关于黑斑姬啄木鸟的繁殖信息尚不详尽。
区别辨识:黑斑姬啄木鸟与白腹姬啄木鸟和亮丽姬啄木鸟有相似之处,但其独特的黑色斑点和黄色下体使其容易区分。此外,与鳞斑姬啄木鸟相比,黑斑姬啄木鸟的下体不具备鳞状图案。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黑斑姬啄木鸟分布在委内瑞拉沿海低地,从东南部苏克雷到南部Delta Amacuro之间,几乎全在海拔100米(300英尺)以下的区域,常见于有灌木或树木的地方,可能包括红树林,靠近水源或水涝地带。
其他:黑斑姬啄木鸟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曾被认为是白腹姬啄木鸟或亮丽姬啄木鸟的同种,也曾被归为Salvinii姬啄木鸟的次级同义词,或是鳞姬啄木鸟的同义词之一。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斑姬啄木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斑姬啄木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