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喉响蜜䴕(英文名:Scaly-throated Honeyguide,学名:Indicator variegatus),是䴕形目响蜜䴕科响蜜䴕属的鸟类。拥有独特的细斑点喉咙和条纹胸部,以高音、上升的颤音鸣叫吸引人类寻找蜂巢,从而获得蜂蜡和幼虫。体型中等,广泛分布在非洲从埃塞俄比亚和南苏丹到南非东部,以及西部至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赞比亚至安哥拉西部的区域。
外形特征:成年鳞喉响蜜䴕长约18至19厘米,体重在34至55克之间,偶尔可达61克。两性均为绿色和橄榄色,具有黑色尖端的白色外侧尾羽模式,最外侧的尾羽非常短。头部和脸部有条纹,喉咙和胸部呈现橄榄灰色和白色的鳞状或条纹状图案,变异较大。幼鸟的冠部有斑点,下方有交叉的条纹和几乎全白的外侧尾羽;雄鸟成年后嘴部变黑,雌鸟嘴部呈粉色,随年龄增长有灰暗增加。
鸣叫特征:它们的叫声独特,是一种高音调的上升颤音,类似警笛声,时而轻柔,时而响亮,速度可快可慢,有时嘶哑。此外,还有3至8个吹哨般的音符组成的交替歌曲,通常在领地建立或与其它雄鸟的互动中发出。
生活习性:生活在多样化的林地、森林地带、河岸林木、灌丛、过熟的种植园、竹林、杜松树林以及一些干旱地区的浓密溪边灌丛中。通常在蜜蜂的蜡源附近或歌唱时最为显眼,活动范围一般低于2200米,偶尔可达3350米。它们是定居型鸟类,但在觅食时会定期移动长达10公里,甚至20公里。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热带地区多样化,主要集中在南非的8月至2月。雄鸟会在领地内的树上或灌木丛中唱歌,领地可能持续8年不变或季节内转移。寄生在多种啄木鸟、黄臀金翅雀、Whyte的拟䴕、黑颈拟䴕等物种的巢中。雌鸟一次产卵3至5枚,每窝多个系列,每巢一枚卵,孵化期约18天,孵化出的幼鸟有喙钩,会杀死宿主的幼鸟或破坏卵。幼鸟离巢后不再返回,独立时间为1至4天左右。
区别辨识:与斑响蜜䴕相似,但分布范围很少重叠,鳞喉响蜜䴕在眼上方和喙上有精细的淡色斑点。幼鸟的冠部斑点和下方交叉条纹的图案有助于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和南苏丹至索马里南部,通过东非(西至卢旺达东部和布隆迪东部),中部安哥拉向东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和坦桑尼亚西部,向南至赞比亚、津巴布韦东部和南非东部(东开普省)。
其他:鳞喉响蜜䴕与人类有互惠关系,它们引导蜂农找到蜂巢,从而获取蜂蜡残余和幼虫。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鳞喉响蜜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