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原松鸡(英文名:Lesser Prairie Chicken,学名:Tympanuchus pallidicinctus),是鸡形目雉科草原松鸡属的鸟类。亦称小草原榛鸡,其体型介于草原松鸡与尖尾松鸡之间,色泽偏淡,主要栖息于北美中部沙丘及草原地带,而非高草草原。该物种非迁徙性,具有领地意识。
外形特征:小草原松鸡是一种中等至大型鸡形目鸟类,体长约为38至41厘米,体重22.1至28.7盎司。羽毛呈条纹状,白色与棕色相间,整体外观上比近亲草原松鸡更小且颜色更浅。成年个体的上半身被交替的深棕色和淡褐色条纹覆盖,下巴和喉咙部分几乎无标记,尾巴短而圆,呈暗褐色。雄鸟展示时,头部两侧的羽毛竖起,露出类似耳状的羽毛,颈部皮肤变红。
鸣叫特征:雄性小草原松鸡在展示期间会发出特有的咯咯声和轰鸣声,这是通过颈部的可膨胀气囊产生的。
生活习性:小草原松鸡主要居住在以橡木和沙艾草为主的短草草原,偏好沙质地带。它们的生活习性包括在春季聚集在传统的展示场(称为lek或求偶场)进行求偶展示。它们以昆虫、种子和谷物为食,偶尔会攀爬植被寻找果实、猫爪草和芽叶。它们主要生活在地面,但能够飞行较长距离,以连接休息和觅食区域。
生长繁殖:小草原松鸡在春季进行繁殖,雄鸟会在lek上进行展示以吸引雌鸟。雌鸟独自筑巢,产卵,孵化和抚养幼鸟。具体的繁殖细节,如巢的构造、交配、产卵数量和孵化时间,需参照更详细的资料。
区别辨识:小草原松鸡与草原松鸡外观相似,但前者体型较小,色彩较浅。两者在地理分布上没有重叠。与尖尾松鸡相比,小草原松鸡缺乏颈部延长的羽毛,尾部形状不同,下体颜色更浅,带有V形标记而非条纹。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小草原松鸡的分布集中在北美中部,主要在西部堪萨斯州,以及俄克拉荷马州西部、德克萨斯州泛手区、新墨西哥州东部和科罗拉多州东南部的沙丘和草原。
其他: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牧场过度放牧、干旱和农田扩张,小草原松鸡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已显著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小草原松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小草原松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