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头绿拟啄木鸟(英文名:Brown-headed Barbet,学名:Psilopogon zeylanicus),是䴕形目拟啄木鸟科火簇拟䴕属的鸟类。原生于亚洲的拟啄木鸟,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其头部带有明显的淡黄色纵纹,颈部及胸部呈棕色,其余羽毛为绿色,体长约27厘米。该物种在印度、尼泊尔南部特莱地区和斯里兰卡都有发现。
外形特征:成鸟具有显著的棕色头部,颈部和胸部带有细密的条纹,眼周环绕着黄色的眼圈。其余羽毛呈现绿色,拥有大头、短颈和短尾巴。喙部颜色从浅黄色到红橙色不等,依据繁殖季节而变化。幼鸟外观相似但色泽较为暗淡。亚种inornatus体型较大,色调偏淡,棕色延伸至背部和腹部;亚种caniceps同样体型较大且色彩较浅,但棕色仅限于前部,条纹清晰可见。
鸣叫特征:发出重复的'kutroo...kutroo...kutroo'叫声,但冬季较为沉默。当一只开始鸣叫时,其他个体也会加入,形成合唱。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花园、林地、路边树木,偏好既不太湿也不太干的环境。以水果为食,尤其喜爱无花果、Syzygium果实和浆果,也包括咖啡果、番茄和园艺水果。同时,它们还会食用花萼、花蜜和动物性食物,如甲虫、螳螂、蚂蚁、白蚁及各种大小的蜥蜴。常在城市公园中被观察到,适应力强。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二月持续至十月。筑巢由双方共同完成,通常在树干或树枝上挖洞,洞深可达46厘米。每窝产卵2至4枚,孵化和育雏周期未知。雌鸟负责夜间孵卵和抚育幼鸟,白天则由双亲共同承担喂养任务。雏鸟离巢时,成鸟会通过停止喂食的方式鼓励其离开。
区别辨识:与斑头绿拟啄木鸟相比,棕头绿拟啄木鸟的翼覆羽上有白色斑点,喉咙呈棕色,胸前的白色条纹更窄,面部裸露皮肤面积更大,周围有深色羽毛环绕。幼鸟色泽较为暗淡。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从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地区向南直至斯里兰卡,覆盖了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
其他:尽管在咖啡种植园中被认为是轻微的害鸟,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捕食茎蛀虫Xylotrechus quadripes,因此对生态平衡有一定正面影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头绿拟啄木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