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冠簇舌巨嘴鸟

Curl-crested Aracari Pteroglossus beauharnaisii

曲冠簇舌巨嘴鸟(英文名:Curl-crested Aracari,学名:Pteroglossus beauharnaisii),是䴕形目巨嘴鸟科簇舌巨嘴鸟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卷曲、光泽的黑色头冠和鲜明的红绿黄配色羽毛闻名。分布于亚马逊雨林西南部,主要在巴西、秘鲁和玻利维亚的热带湿润森林。

外形特征:体长42至46厘米,体重164至280克。特征为相对短的喙和非常长的尾巴。头部顶部有卷曲、改良的亮黑色羽毛,上背部和臀部红色,其余上体暗绿色。喉咙淡色,带有黄色白色羽毛,尖端有闪亮的黑色斑点,有时延伸至黄色胸部,下胸带红色,腹部黄色,下覆羽黄色,可能显现出红色。喙基部棕色橙色线,下颌象牙色,逐渐变橙至尖端,橙色鼻脊扩展至尖端,然后转为黄色,上颌有紫红色条纹,两侧逐渐变窄,上方绿色或蓝色,切缘‘牙齿’象牙白。眼周蓝色皮肤,眼睛上方和后面红宝石色,常被羽毛遮盖,虹膜红色。雌鸟喙比雄鸟短。幼鸟色泽较暗。

鸣叫特征:叫声不如其他簇舌巨嘴鸟响亮,包括一系列深沉的‘rrek’音符,柔和的‘rrr’到硬朗甚至似咕噜的‘grenk’音符。也有较轻柔的‘et-et’声当它们安顿在栖息处时,另一资料源还提到低沉、粗糙的‘cha-cha-cha cha wruh cha--’。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湿热森林,包括排水良好和沼泽地带,森林边缘和空地,也见于较低的山地森林,通常海拔低于500米,但在靠近安第斯山脉时可达约900米。以群体形式觅食,通常3至12只一起,主要在树冠层,但也会在开阔地带的灌木丛低至1.2米处觅食。饮食以果实为主,如无花果和Ocotea的果实,偶尔会吃其他鸟的蛋和幼鸟,尤其是繁殖期间需要蛋白质时。已知会猛烈攻击并摧毁黄臀霸鹟的巢穴。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在5月至8月,偶尔延至11月或2月。记录显示6月在马托格罗索和帕拉州有交配行为。可能在群体中繁殖。展示行为包括深鞠躬和叫声,伴随追逐跳跃。巢和蛋的详细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与其他簇舌巨嘴鸟相比,面部图案更为模糊,头部灰色覆盖着柔软的卷发。下腹部有一单一的红色带。雌鸟比雄鸟喙短。幼鸟色彩较暗淡。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亚马逊盆地南部,从秘鲁北部(位于马拉尼翁河以南)和巴西西部(东至马德拉河口,更南至上辛古河;帕拉州西南部有孤立记录)至玻利维亚北部和中部(潘多省、科恰班巴)以及巴西北马托格罗索。

其他:系统发育历史中,曲冠簇舌巨嘴鸟与同属物种明显不同,过去曾被单独归入单型属或亚属Beauharnaisius;但遗传数据显示该物种嵌入Pteroglossus中,与红颈簇舌巨嘴鸟(含sturmii)为姐妹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曲冠簇舌巨嘴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曲冠簇舌巨嘴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