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头蜂虎

Chestnut-headed Bee-eater Merops leschenaulti

栗头蜂虎(英文名:Chestnut-headed Bee-eater,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色彩鲜艳、身姿轻盈,以亮丽的红褐色头部和黄色喉咙著称,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其邻近地区,从印度东部延伸至东南亚。该鸟体长约18-20厘米,缺乏其近亲所具有的长尾流苏。

外形特征:这种小鸟全身以绿色为主,蓝色点缀在臀部和下腹部。脸部和喉咙呈黄色,有一条黑色眼纹,而头部顶部和颈背则是丰富的栗色。嘴喙细长且弯曲,颜色为黑色。性别之间外观相似,但幼鸟的色泽较为暗淡,头部、前额和背部呈现绿色而非红褐色。

鸣叫特征:栗头蜂虎非常善于鸣叫,其叫声清脆悦耳,富有旋律感,类似于‘pettigriu’的反复声,尤其在飞行中更为深沉。

生活习性:它们通常群居,常见于林缘开阔地带或河流附近的阔叶林上空。这些鸟儿在空中捕捉昆虫,常在电线或无叶枝桠上栖息,黄昏时会在开阔林地的树上或河边的芦苇丛中过夜。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蜜蜂、蛾类、甲虫、直翅目昆虫和蝉。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每年4月至6月,它们在河谷两岸的土壁上挖掘深度约为1-1.5米、直径约5厘米的隧道作为巢穴,巢室内扩大至约20厘米×15厘米。卵一窝通常有5至6枚,白色,接近圆形。父母双方都会参与孵卵和育雏。

区别辨识:与其他蜂虎相比,栗头蜂虎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红褐色的头部和黄色的喉咙,以及特有的黑色眼纹。不同亚种之间在大小、颜色和某些细节上存在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远东地区,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西北部和西南部,斯里兰卡,到安达曼群岛,中国南部,越南,马来半岛北部,以及爪哇和巴厘岛。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藏等地。

其他:该物种在中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头蜂虎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头蜂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