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头蜂虎(英文名:Blue-headed Bee-eater,学名:Merops muelleri),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小型鸟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的蓝色至蓝紫色,腹部和尾巴同样呈蓝色,喉咙为红色,面部呈深紫黑色,前额淡青色,背部呈红色。分布于喀麦隆南部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以及肯尼亚西部。
外形特征:蓝头蜂虎体长约19厘米,体重24-33克。雄鸟具有尖锐的白色前额羽毛,浅蓝色的冠羽,蓝紫色的颈背,头部两侧黑色;红色的下巴羽毛细长而僵硬,上体和翅膀深栗色;尾部末端呈方形,闭合时显蓝色,内部黑色;下体蓝紫色;虹膜深红棕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某些个体胸部长有橄榄色斑点,蓝色部分带绿,下巴红色斑块较小,虹膜呈酒红色。幼鸟的栗色部位比成鸟更赭黄色,蓝色部分更接近暗绿色,冠羽、脸颊和肩部带有橄榄色。
鸣叫特征:蓝头蜂虎较为沉默,其鸣唱由间隔开的音符组成,有的尖锐或刺耳,有的柔和而鼻音。叫声包括微弱的高音“tsee-sup”或更清脆的“trrri-wit!”以及连续的高音颤音“triiii...triiii”。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雨林,常在森林内部,但也出现在空地和林间空隙附近,沿着小径或森林边缘;在耕地上方,仅留下几棵枯树。在肯尼亚的卡卡梅加森林,主要分布在半落叶次生林,偶尔出现在有散落树木的邻近农田。以飞行中的昆虫为食,包括蜜蜂、胡蜂、蚂蚁、蝶类、蛾类、直翅目昆虫、甲虫和马蝇。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在1月至5月期间,曾在加蓬观察到10月筑巢和2月幼鸟离巢的情况。可能有帮手参与,但缺乏近期证据。在小径旁的堤岸挖掘约60厘米长的洞穴。每窝产卵最多三个。
区别辨识:与黑蜂虎在森林内部昏暗光线下容易混淆,但蓝头蜂虎的前额为淡青色,而黑蜂虎的整个头部为黑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喀麦隆南部和加蓬北部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以及肯尼亚西部。在肯尼亚,可能仅限于卡卡梅加和南南迪森林,现在较为罕见。
其他:蓝头蜂虎在肯尼亚的卡卡梅加森林受到投石儿童的骚扰,但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农业侵占和牛群践踏,后者现在在整个森林中放牧。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头蜂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头蜂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