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小翠鸟(英文名:African Dwarf Kingfisher,学名:Ispidina lecontei),是佛法僧目翠鸟科小翠鸟属的鸟类。是最小的翠鸟之一,主要栖息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以其鲜艳的橙色头部、腹部和喙部,以及独特的紫色耳斑和白色的喉部而闻名。
外形特征:红头小翠鸟身长仅约10厘米,雄鸟体重9-11克,雌鸟体重9.5-12克。其额部为黑色,头部呈现红色,后颈和背部呈紫丁香色,后颈两侧各有白色斑点。翕、背、尾部为蓝紫色,尾羽和翅膀颜色更深。下颏和喉咙为白色,胸腹及翼下为黄红色。喙部红色,虹膜深褐色,腿亦为红色。幼鸟前额黑色,头和翼为蓝黑色,背部和尾巴为亮蓝色,腹部灰白红色,腹部边缘浅黄色。嘴部黑色,带有白色边缘,下颌至嘴基部红色。
鸣叫特征:其叫声为尖锐的吱吱声。
生活习性:红头小翠鸟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密林环境中,也出现在如油棕树种植园等半开放地带,分布海拔自海平面至1400米。它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蜻蜓、甲虫、蚂蚁和苍蝇,偏好行军蚁。捕食方式多样,既可在树叶中也可在泥土中寻觅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间,红头小翠鸟会进行特殊的嬉水行为,两只鸟面对面站立,距离不超过50厘米,嘴部几乎垂直,进行二重唱式的呼唤。筑巢于土崖或河岸的堤坝上,挖掘约15厘米长、5厘米高的隧道式巢穴,卵直接产于巢穴地面。
区别辨识:与非洲侏儒翠鸟相比,红头小翠鸟具有明显的橙色冠羽,这是辨识的重要特征。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的塞拉利昂至加纳,尼日利亚南部至苏丹西部南部,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以及安哥拉中部。
其他:红头小翠鸟由美国鸟类学家约翰·卡辛于1856年首次描述,种小名以昆虫学家约翰·劳伦斯·莱孔特的名字命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头小翠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头小翠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