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澳岛翡翠(英文名:Niau Kingfisher,学名:Todiramphus gertrudae),是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的独特翠鸟,仅见于法属波利尼西亚土阿莫土群岛西部的尼澳岛。拥有鲜艳的蓝绿色羽毛,头部呈淡橙色至奶油色,体型约为20厘米。此物种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多个岛屿,但目前仅存于面积仅为26平方公里的单一岛屿。
外形特征:尼澳岛翡翠的成鸟具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头部和颈部呈淡黄色,头顶可见蓝色,眼睛后方有一条蓝色线条;上身蓝绿相间,翅膀和尾巴带有深紫色调;颈侧和胸部颜色由浅橙色渐变为奶油色。喙部上颌黑色,下颌呈浅粉至黄色,边缘及尖端为暗色;虹膜深棕色;腿和脚黑色。幼鸟特征未详细描述。
生活习性:栖息于林地、椰子种植园和乡村花园,偶尔出现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和幼虫为食,如甲虫;也会捕食小型蜥蜴,低潮时会在礁石池塘捕捉小鱼。在死椰子树或腐烂的椰子上挖掘巢穴,有报告称其巢穴由草和茎构成,位于椰子树上,需进一步确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在九月,也可能在五月到六月。记录显示,十月时已开始喂养雏鸟。关于繁殖的其他信息较少。
区别辨识:尼澳岛翡翠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颜色组合和分布区域,特别是在头部和颈部的色彩以及蓝绿色的背部。此外,它的体型和鸣叫也可能用于辨识。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此物种适应了在商业椰子种植园中觅食和筑巢,但由于鼠类和猫的捕食,成年雌鸟和幼鸟的存活率较低。建议将部分群体迁移到相邻岛屿。自2005年起,其状态从易危升级为极危。
地理分布:太平洋:Niau(土阿莫土群岛西部,波利尼西亚东部)。
其他:尼澳岛翡翠的总人口数量估计在2009年为135只,相当于不足90只成熟个体。近年来的人口调查表明,其数量显著低于先前的估计。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尼澳岛翡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尼澳岛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