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岛翡翠

Pohnpei Kingfisher Todiramphus reichenbachii

波岛翡翠(英文名:Pohnpei Kingfisher,学名:Todiramphus reichenbachii),是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的鸟类。密克罗尼西亚中部)。拥有蓝绿色背部,雪白腹部和颈圈,以及橙色头冠。雌雄成鸟和幼鸟的羽毛颜色有所不同。

外形特征:体长约20厘米,雄鸟平均重61.8克,雌鸟略重,平均66.7克。成年波岛翡翠头部顶部呈深红褐色,有时颈部后部混有少量白色羽毛,脸部下方、腹部及颈后圈呈现闪亮的白色,背部、翅膀和尾巴则闪耀着蓝绿色光泽。雌鸟腹部为白色,与胸部的红褐色明显分界。雄鸟的腹部为白色。幼鸟特征未详尽描述。

鸣叫特征:波岛翡翠发出一连串响亮的“kweep”声,声音持久且富有穿透力。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的森林边缘、花园和早期次生林等环境。以低矮暴露的枝头为狩猎起点,突然俯冲捕捉猎物。全年在领土内活动,包括觅食、探索及领域维护。

生长繁殖:两性共同挖掘位于地面约4.3米高的白蚁巢(Nasutitermes spp.)或白蚁丘作为巢穴,巢室直径约12.7厘米,连接至巢外的隧道直径5.1厘米,长10.6厘米。有时会重复使用旧巢址。常见两窝繁殖,发生在70%的研究对中。每窝产卵两枚,双方均参与喂养幼鸟。幼鸟和成鸟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7%和58%。

区别辨识:波岛翡翠锈顶翡翠桂红翡翠有明显的差异,包括体型、羽色和叫声。与桂红翡翠的区别在于更短的翼和尾,雄鸟的白色下体而非肉桂色,以及不同的叫声。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受限制范围物种,仅存于东加罗林群岛生态区。尽管数量未量化,但目前不认为正在下降。主要威胁来自可能入侵的棕色树蛇(Boiga irregularis),这是一种导致同属种桂红翡翠在关岛野外灭绝的入侵捕食者。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太平洋的Pohnpei岛(加罗林群岛东部,密克罗尼西亚中部)。

其他:波岛翡翠曾被认为是Micronesian Kingfisher的一个亚种,但近期遗传学研究显示它与桂红翡翠扁嘴翡翠有密切关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波岛翡翠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波岛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