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翡翠(英文名:Grey-headed Kingfisher,学名:Halcyon leucocephala),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栗色腹部、蓝宝石般的蓝色尾羽和飞行羽、灰烬色头部和胸脯、鲜红的喙著称。分布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干湿林地、灌木丛和耕地区域。
外形特征:灰头翡翠体长约22厘米,翼展32-34厘米,雄鸟平均体重约42克,雌鸟约43克。其特征为红嘴红脚,头部和胸部呈灰或棕色调,臀部、尾羽及翅膀为钴蓝或亮紫,腹部和翅膀下方为红色或栗色。雌雄相似,雌鸟略重。存在五个亚种,差异在于头部蓝色及翅膀灰色的细微变化。喙粗长,翼圆,尾圆形。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颤音‘t-t-t-t-t-t-t’,声音快速、粗糙且连续,此外还会发出一连串急促的‘tchi-tchi-tchi-tchi-tchi’声和断续的快速鸣叫。
生活习性:偏好栖息于干湿林地,尤其是河岸林,亦可见于灌木丛、草地、公园和耕地区域,海拔高度可达2400米。以昆虫为主食,如蝗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偶尔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蛇、蜥蜴以及小型哺乳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因地区而异,筑巢于河岸或堤坝的土崖壁上,挖掘隧道式巢穴,深度可达1米。雌鸟产卵2-6枚,平均4枚,孵化期未见记录,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离巢时间约为21天。
区别辨识:与同属物种如褐兜翠鸟相比,具有红色而非红黑相间的喙,与林地翠鸟的区别在于后者缺乏栗色腹部,背部覆盖更多青色羽毛。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从塞内加尔东至埃塞俄比亚,南至南非,北至阿拉伯半岛。
其他:灰头翡翠具有复杂的迁徙模式,某些群体为留鸟,而高纬度地区的群体则表现出明确的迁徙行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头翡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头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