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仙翡翠

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 Tanysiptera ellioti

黑翅仙翡翠(英文名:Kofiau Paradise Kingfisher,学名:Tanysiptera ellioti),是佛法僧目翠鸟科仙翡翠属的鸟类。长尾树翠鸟,特征显著,拥有海蓝色顶冠,深蓝色上体,白色臀部和下体,尾羽完全白色且中央尾羽显著延长。分布于印尼Kofiau岛(四王群岛,新几内亚西北部)的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成年黑翅仙翡翠长约33-34厘米,包括其长达10-11厘米的尾羽流苏。头部和上体呈深蓝色,冠羽淡蓝,臀部、尾羽及下体纯白。尾羽中央羽毛显著加长,略呈锥形,尖端扁平。喙鲜红,虹膜暗棕色,腿脚呈灰褐至黄褐色。幼鸟色彩较暗淡,翅膀覆羽边缘微黄,背部及臀部泛淡棕色,腹部带棕黄色调,尾羽上方蓝色下方灰色,喙色深褐,尖端稍浅。

鸣叫特征:鸣唱为快速颤音,音调逐渐上升后突然停止,持续约1.5至2秒,与普通仙翡翠相似但更短促,带哀婉音调。叫声为三声柔和、哀伤、高音下滑的哨音,有时结尾轻微上扬。

生活习性:栖息于Kofiau岛上的高大阴凉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成鸟也可见于遮荫的花园。以昆虫和蠕虫为食,常在地面挖掘土壤寻找食物,包括蜗牛、甲虫、蚱蜢、毛毛虫、蜈蚣、蚯蚓和小型爬行动物。飞行和活动特征未详述。

生长繁殖:繁殖期未具体说明,但已知会在距地面约1.2米高的白蚁侵蚀过的树洞中筑巢,巢穴尺寸约为15厘米×13厘米。雌鸟产卵数为5枚,由双亲共同孵化和育雏。

区别辨识:与非常相似的普通仙翡翠相比,黑翅仙翡翠的尾羽完全白色,中央尾羽仅轻微变窄,末端不明显扁平。幼鸟与成鸟在色彩上有细微差别。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的Kofiau岛(四王群岛,新几内亚西北部),在繁殖区域内广泛存在于原始森林、次生林及轻度林木覆盖的村舍花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翅仙翡翠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翅仙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