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喉蜂鸟(英文名:Wine-throated Hummingbird,学名:Selasphorus ellioti),是雨燕目蜂鸟科煌蜂鸟属的鸟类。体型极小的蜂鸟,仅略大于大黄蜂,活跃于中美洲的山地湿润森林,自墨西哥南部至洪都拉斯一带。雄鸟拥有引人注目的亮粉色喉部羽毛,而雌鸟的喉部则较为朴素,带有暗色斑点。栖息于常绿森林中的灌木丛和边缘地带,包括花朵密集区,与其他蜂鸟共享资源。
外形特征:雄性瑰喉蜂鸟拥有扩展的、闪烁着玫瑰粉光泽并带有紫罗兰色调的喉部羽毛,其尾羽较短,基部锈色,尾尖带白色。雌鸟的喉部呈白色,密集地分布着暗色斑点,尾羽模式与雄鸟相似。两者皆有绿色上体,白色腹部,两侧为肉桂色。雌鸟的尾羽黑色部分更多,锈色部分减少,外侧尾羽尖端常染以肉桂色。
鸣叫特征:雄性瑰喉蜂鸟在展示求偶行为时,会持续发出一系列高音、略带嗡嗡声的尖锐叫声,有时会转为颤音。此外,它还会发出高亢、尖锐、急促的连续‘sip-sip’或‘cheup cheup’声。雄鸟在喂食时悬停或与其他雄鸟争斗时,翅膀会发出‘thrum’的声音。
生活习性:瑰喉蜂鸟偏好栖息在湿润和半湿润森林、松栎混交林及其周边的灌木丛。它们主要以花蜜为食,能够轻易地从其他蜂鸟的领地偷取花蜜,因体型和飞行模式类似蜜蜂。它们在植被的各个层次觅食,偏好低至中等高度的位置,悬停取食。它们可能也会摄取小型节肢动物。
生长繁殖:瑰喉蜂鸟的繁殖季节尚未得到详细记录,但可能从8月持续到次年2月。关于其繁殖生态的其他细节知之甚少。
区别辨识:瑰喉蜂鸟与大瑰喉蜂鸟极为相似,但两者的分布范围并不重叠。雄性瑰喉蜂鸟的外侧初级飞羽尖端不如大瑰喉蜂鸟那样细长。雌性瑰喉蜂鸟与棕煌蜂鸟、艾氏煌蜂鸟和宽尾煌蜂鸟的雌鸟相比,具有更短的喙和略小的体型。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然而,其数量估计在20,000至50,000只成熟个体之间,被认为正在下降。墨西哥政府将其列为受威胁物种,因为其高山森林栖息地正受到农业开垦和放牧的压力。
地理分布:瑰喉蜂鸟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南部至洪都拉斯,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至3,500米的山地森林,包括半湿润至湿润的松栎混交林和常绿森林,以及邻近的灌木地带。
其他:瑰喉蜂鸟与大瑰喉蜂鸟虽相似,但地理分布不重叠,大瑰喉蜂鸟仅出现在特胡安特佩克地峡以北的地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瑰喉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瑰喉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