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珠鸡(英文名:Eastern Crested Guineafowl,学名:Guttera pucherani),是鸡形目珠鸡科冠珠鸡属的鸟类。具有黑色体羽,头小,全身布满蓝白色斑点,头部上方有一簇羽毛状的‘假发’,裸露的脸部皮肤呈红色,颈侧皮肤蓝色,喙象牙色,眼红。主要栖息于非洲森林边缘、次生林和森林-草原镶嵌地带,从北肯尼亚、索马里南部至坦桑尼亚中部,包括桑给巴尔和Tumbatu岛。
外形特征:体长约48-50厘米,头部小而具浓密黑色羽冠,头部和颈部有蓝灰色裸露皮肤,眼睛周围有大片红色裸皮,虹膜深红。雄雌相似,但雌鸟平均体型较小。幼鸟色泽较暗淡,黑白细条纹相间,裸露皮肤色彩较淡。成鸟羽毛黑色,点缀以蓝白色斑点。
鸣叫特征:其典型叫声为一系列刺耳的节奏性‘咕噜’声,有时被解释为连续3-4个管状音符,间歇发出尖锐‘krek’声,最后以芦苇般的‘kraaaa’声结束。此外,还有较低沉的‘chuk’声,用于觅食时保持群体联系。
生活习性:冠珠鸡为杂食性,主要在地面觅食,以植物种子、果实、昆虫、节肢动物等为食。它们通常在森林边缘、次生林、画廊森林以及森林-草原交错地带活动,有时进入原始森林。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雨季,筑巢于地面密集植被下,靠近树根或灌木丛。巢为地面凹陷处,铺垫少量枯叶和草。每次产卵4-5枚,孵化期约23天,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出生时带有纵向暗色条纹的浅黄色绒毛,一周左右体重可达82克,14-21天后即可飞翔。双亲共同抚养幼鸟。
区别辨识:与西冠珠鸡相比,东部冠珠鸡的眼睛周围有大胆的红色图案,颈部无黑色‘项圈’,虹膜红色而非暗色,叫声有所不同。与南冠珠鸡的区别在于面部和颈部皮肤颜色、无黑色-栗色‘项圈’,叫声也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非,自北肯尼亚和索马里南部至坦桑尼亚中部,包括桑给巴尔和Tumbatu岛。
其他:曾被认为是西冠珠鸡和南冠珠鸡的同种,但现在视为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冠珠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