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冠珠鸡(英文名:Plumed Guineafowl,学名:Guttera plumifera),是鸡形目珠鸡科冠珠鸡属的鸟类。具有独特的白色斑点装饰。生活在中非热带低地森林的高大、开阔的林下层,以其头顶显眼的黑色羽毛冠而得名。其脸部颜色暗淡且无羽毛,与较小的黑珠鸡相比,后者头部大部分裸露且呈鲜红色,缺乏长冠珠鸡的羽冠和醒目的白色斑点。
外形特征:长冠珠鸡体长约45至51厘米,体重约750至1000克。雄鸟和雌鸟的外观相似,但雌鸟平均体型较小。其头部和颈部有灰色裸露皮肤,包括喙基部的褶皱和小枕骨皮肤褶。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长长的黑色羽冠,全身黑色羽毛上点缀着白色斑点,但缺乏网状纹理。翅膀主羽为栗色,最外侧次级飞羽边缘为白色。喙蓝灰色,虹膜棕色,腿蓝灰色。
鸣叫特征:关于长冠珠鸡的鸣叫特征描述不多,主要包括远距离传播的尖锐的呱呱声,类似于好奇的鸭叫声,以及鼻音的‘kak’声,与冠珠鸡的叫声有所不同。在警报时,群体会发出异步合唱的‘ka-ka-ka-ka-ka’声。
生活习性:长冠珠鸡主要栖息于原始森林,也会出现在非常成熟的次生林中,通常植被相对稀疏。它们不会进入森林内的耕作空地。它们以群居方式觅食,群体规模可达20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动,通过脚爪挖掘土壤和枯叶寻找食物,食物包括种子、根茎、果实、叶子以及各种无脊椎动物,如蜗牛、蛞蝓、千足虫、蜘蛛和多种昆虫。
生长繁殖:长冠珠鸡的繁殖时间不固定,可能不是季节性的,但在较干燥的月份似乎会避免繁殖。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繁殖期为3月和9月。它们可能是单配偶制,每窝产9至10枚蛋,蛋壳淡黄色,带有许多深色气孔。孵化期约为23天,雏鸟出生时主要覆盖着带暗色纵向条纹的绒毛。
区别辨识:与冠珠鸡相比,长冠珠鸡的羽冠更直、更高,两侧的肉垂更长,且其头部和颈部的裸露皮肤为灰蓝色,而schubotzi亚种的灰蓝色皮肤中夹杂着橙色斑块。此外,冠珠鸡的体型略大,头部和颈部裸露皮肤为红色,黑色颈圈明显,且白点为蓝白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长冠珠鸡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原始森林中。
其他:长冠珠鸡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受到威胁,但因栖息地丧失和狩猎压力而数量可能正在下降。需要对其生态进行研究,以确定其需求,最终实现对关键栖息地的有效保护。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冠珠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