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扇尾蜂鸟

Marvelous Spatuletail Loddigesia mirabilis

叉扇尾蜂鸟(英文名:Marvelous Spatuletail,学名:Loddigesia mirabilis),是雨燕目蜂鸟科叉扇尾蜂鸟属的鸟类。又称叉拍尾蜂鸟,中等体型的蜂鸟,单型属蜂鸟。该物种以其独特的尾羽和蓝绿色的喉部光泽著称,主要分布在秘鲁北部的安第斯山脉云雾森林中,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外形特征:雄性叉扇尾蜂鸟体长15至17厘米,包括长达11至13厘米的尾羽;雌鸟体长9至10厘米,尾羽长5至7厘米。雄鸟拥有略向下弯曲的黑色喙,蓝色的冠羽,棕色颈背,上体大部分为绿色;其喉部有蓝绿色光泽,下体白色,中央有一条黑色线纹,尾羽非常长且特化,外侧羽毛仅剩羽轴,末端形成两个紫色的球拍状结构。雌鸟缺乏雄鸟的冠羽和喉部光泽,下体白色,尾羽虽长但无球拍状结构。幼鸟似成年雌鸟,但部分发育了喉部光泽,腹部有黑色中线,尾羽末端呈黑色。

鸣叫特征:雄鸟在空中展示时会发出重复的高音金属声“tzzz...tzzz...”。叫声包括上滑的高音甜美音调“tswee”,通常以每秒约6个音符的速度快速连续发出,以及更尖锐重复的“tsik”。

生活习性:叉扇尾蜂鸟栖息于成熟森林边缘、次生林和山地灌木丛,偏好有Rubus荆棘和Alnus桤木的环境,海拔介于2100至2900米。该物种全年留居其分布范围内。主要以Rubus、Bomarea formosissima和Staureja sericea等植物的花蜜为食,通过定点觅食而非悬停喂食。在食物竞争中处于劣势,受其他共栖蜂鸟如绿带尾蜂鸟辉紫耳蜂鸟绿紫耳蜂鸟支配。

生长繁殖:繁殖期可能在12月至2月间,基于生殖腺状态判断,但也有记录显示展示飞行可延至10月、11月和5月。关于繁殖行为的具体信息目前尚缺。

区别辨识:雄性叉扇尾蜂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尾羽末端的球拍状结构,这是与其他蜂鸟区别的关键点。雌鸟和幼鸟可通过缺乏冠羽和喉部光泽、以及尾羽的差异来识别。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根据2006年的评估,叉扇尾蜂鸟因栖息地减少、种群数量小及适宜生存地域有限,被列为濒危物种。美国鸟类保护协会已开始采取措施,如植树造林,以改善其生活环境。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沿Utcubamba河东岸,记录还显示在San Martín省有分布。具体而言,其分布限于北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区域。

其他:该物种在2005年得到了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的支持,与其秘鲁合作伙伴ECOAN合作,与Pomacochas社区签署保护协议,保护约100英亩的叉扇尾蜂鸟重要栖息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叉扇尾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叉扇尾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