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耳仙蜂鸟(英文名:Black-eared Fairy,学名:Heliothryx auritus),是雨燕目蜂鸟科仙蜂鸟属的鸟类。是蜂鸟科仙蜂鸟属的大型优雅蜂鸟。拥有短直喙,眼下方具黑色条纹,上体闪耀绿光,腹部洁白,尾部长而白,中央带黑。雄鸟耳羽覆盖处有紫色闪光斑块,雌鸟缺乏此特征,喉部和胸部具灰色斑点。广泛分布于除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之外的南美洲大陆国家。
外形特征:体型:10.1–13.7厘米长,体重4–6.3克。雄鸟特征:头部光泽绿,眼周有黑色条纹,耳羽处紫色闪光,上体绿色闪烁,下体白色,尾长,外侧三根尾羽白色,内侧两根暗蓝色。雌鸟类似,但无紫色耳羽,喉胸具灰斑点,尾稍长,外侧三根尾羽白色基部有黑带。幼鸟似雌鸟,头颈羽毛边缘呈肉桂色。
鸣叫特征:叫声包括短促高音的“tsit”和更丰富的“tchip”,间隔重复。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润森林及边缘地带,活动范围从中层林冠至树冠,偏好低海拔,常见于400米以下,可达800米。以多种开花植物的花蜜为食,包括灌木、藤蔓、仙人掌、附生植物和树木的花蜜,也通过刺穿花朵底部盗取花蜜。空中捕食昆虫。在巴西北部,全年留居,但在南部巴西有报道不规则迁徙。
生长繁殖:繁殖期全年,主要集中在7月至3月。雌鸟独建杯状巢于垂直枝上,离地面3至30米。巢尺寸:高40毫米,外径55毫米,内径35毫米。产卵2枚,尺寸16毫米×10毫米,重0.7克。孵化期15至16天,仅由雌鸟承担。雏鸟黑色,背覆稀疏灰背绒毛。离巢期23至26天。雌鸟离开巢穴时模仿落叶滑翔,可能是防掠食策略。
区别辨识:与紫冠仙蜂鸟区别在于,紫冠仙蜂鸟具紫色顶冠,黑耳仙蜂鸟无此特征。亚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部颜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级。在森林黑水区域相对常见,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如委内瑞拉的伊马塔卡森林保护区和巴西的Pedra Talhada州立公园。
地理分布:分布于亚马逊雨林区,从哥伦比亚东南部、厄瓜多尔东部,贯穿巴西北部亚马逊河北岸至委内瑞拉东北部和圭亚那地区。H. a. phainolaemus亚种见于巴西北部和马托格罗索州南部。H. a. auriculatus亚种分布于秘鲁东部、玻利维亚中部和巴西南部,东至塔帕若斯河,另在巴西东南部,从巴伊亚南至圣保罗州,偶向南延伸。
其他:黑耳仙蜂鸟与紫冠仙蜂鸟曾被视为同种,现被归为超种,是仙蜂鸟属的唯二成员。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耳仙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耳仙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