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蜂鸟(英文名:Long-tailed Sylph,学名:Aglaiocercus kingii),是雨燕目蜂鸟科长尾蜂鸟属的鸟类。拥有极长尾巴的引人注目的蜂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从委内瑞拉到玻利维亚中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东坡,海拔高度介于1200米至2500米之间。
外形特征:雄鸟长16至19厘米(含12厘米的尾羽),重5至6克;雌鸟较短小,长9.7至11.7厘米,重约4.5至4.7克。雄鸟上体闪烁着青铜金属绿色,头部呈现亮丽的翡翠绿,喉部蓝色或紫色斑点,尾羽上方蓝绿紫交织,下方蓝黑色。雌鸟上体金属绿色,下体带有肉桂色,喉部白色或淡黄色,散落着绿色斑点,尾部短窄,外侧尾羽深蓝,末端白色。幼鸟类似雌鸟,但腹部稍带淡黄色,绿色斑点较为模糊,背部有隐蔽的白色斑块。
鸣叫特征:其假定的歌声为一连串的嗡嗡音节“bzzt...bzzt...bzzt...”,每秒约一音节。叫声包括重复的短促、沙哑的‘dzzrt’和更拉长、音调较高的‘bzzeeew’,以及细长高音的上升颤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山前地带、灌木丛、开阔地、花园,偶尔出现在湿润森林边缘和次生林地,但很少深入森林内部。在安第斯山脉,季节性地迁移到海拔2500至2700米的高度,甚至可达3000米。以花蜜和昆虫为食,通过巡游觅食、领地防御和刺穿花朵基部等方式获取花蜜,同时在高处猎捕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2月持续到10月,但可能全年繁殖。雄鸟建造带有侧面入口的圆顶巢,由苔藓和植物纤维构成,巢置于树枝上,隐藏于叶下。雌鸟孵化两个白色蛋,孵化期15至17天,小鸟离巢时间为21至24天。
区别辨识:雄鸟与列车鸟相似,但注意其不同的栖息环境。雌鸟与雄鸟差异显著,尤其是下体的肉桂色调和白色的喉部条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至玻利维亚中西部,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均有记录。
其他:长尾蜂鸟在多个国家的国家公园中常见,例如委内瑞拉的Sierra Nevada国家公园和哥伦比亚的Chingaza国家公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长尾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长尾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