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凤冠雉(英文名:Black Curassow,学名:Crax alector),是鸡形目凤冠雉科凤冠雉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区域,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和巴西北部,同时被引入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和小安的列斯群岛。其显著特征为全身黑色,雌雄羽毛相似,仅通过雌鸟头部白色条纹和雄鸟的黄色或橙红色鼻基加以区分。
外形特征:黑凤冠雉体型庞大,全长可达90厘米,雄鸟拥有带紫色光泽的黑色上体和不显眼的黑色羽冠,喙灰色,基部皮肤黄色或橙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羽冠具白色条纹,幼鸟则呈现黑色并带有红褐色斑点。
鸣叫特征:鸣叫声低沉,由两部分组成:“mm, m-...m,m,m,m,mmm”,随后可能伴随三声以上的翅膀拍打声,夜间常鸣唱。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森林和种植园的灌木丛中,偏好沿河地带和森林边缘的茂密植被。主要以果实为食,但也吃花、叶、真菌和无脊椎动物。通常在地面活动,有时跟随猴群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雨季,筑巢于离地几米高的树上,巢由树枝搭建。雌鸟单独孵化两枚白色蛋,孵化期约30天,雏鸟出生当天即可离开巢穴。
区别辨识:与其它Crax属物种相比,黑凤冠雉的冠羽较短且不密集,喙更细长,颜色随地域不同而异,雌雄外观极为相似。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亚马逊雨林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和巴西北部。
其他:面临栖息地丧失、狩猎和捕捉的威胁,虽然在某些保护区较为常见,但总体上其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凤冠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