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戈盔嘴雉

Alagoas Curassow Mitu mitu

阿拉戈盔嘴雉(英文名:Alagoas Curassow,学名:Mitu mitu),是鸡形目凤冠雉科盔嘴雉属的鸟类。大型、光泽黑色,具有独特的盔状喙。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北部的低地森林,包括Alagoas和Pernambuco州。其特征为全身黑色带蓝紫色光泽的羽毛,尾羽末端呈栗色,耳部周围有灰白色裸皮,雄鸟喙和腿脚鲜红。目前,该物种已野外灭绝,仅存约130只个体被圈养。

外形特征:阿拉戈盔嘴雉体长约83至89厘米,雄鸟平均体重2960克,雌鸟平均体重2745克。拥有大而似盔的喙,全身羽毛黑色并带有紫蓝色光泽,除胸腹部的栗色和尾羽下方的覆羽外。尾羽尖端呈棕色,中央尾羽全黑。喙颜色在雄鸟中更亮,尾尖较淡,眼睛虹膜深红色(雌鸟为栗红色),腿脚鲜红(雌鸟为淡红)。雌雄基本相似,但雄鸟的喙更大更亮。

鸣叫特征:鸣叫声未详细描述,但在圈养环境下,观察到该物种能够发出类似其他同属物种的轰鸣声,且这种能力似乎在两岁时才具备。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森林,包括restinga森林和capoeira,最高可达海拔400米。以果实为主食,如Phyllanthus树的castelo果实和Eugenia树的果实。推测为留鸟,未见迁徙记录。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2月至4月间,但有记录显示11月也有筑巢行为。雄鸟负责筑巢,使用茎、藤蔓和树叶。每次产2至3枚白色蛋,平均尺寸为77.1毫米×56.9毫米,孵化期约为30天,由雌鸟独自承担。雏鸟出生时体重约86.2克,上体橙褐色带黑斑,喉部和腹部白色,胸部橙褐色。雏鸟约90天后失去绒羽,60天左右开始长出冠羽,喙在12个月大时达到成人形状。

区别辨识:与其他盔嘴雉属物种的区别在于喙部较轻薄,基部粉色,远端白色,以及耳部周围独特的灰白色裸皮。最接近的近亲为巨嘴盔嘴雉,但喙部结构和颜色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EW(野外绝灭)

地理分布:原生于巴西东北部沿海地区,包括Alagoas和Pernambuco州,现仅存圈养个体。

其他:自1977年起,所有个体均处于圈养状态,总数约130只,其中约35%为与巨嘴盔嘴雉的杂交后代。计划于2015年开始的重新引入项目面临挑战,包括有限的适宜栖息地和非法狩猎的风险。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阿拉戈盔嘴雉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