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绿蜂鸟(英文名:White-bellied Emerald,学名:Chlorestes candida),是雨燕目蜂鸟科蓝颏青蜂鸟属的鸟类。体型较小的蜂鸟,其上部为绿色,腹部为白色,与红嘴蜂鸟相似,但体形更小,腹部全白。该物种广泛分布于热带雨林和边缘地带,包括墨西哥东部至尼加拉瓜的低地常绿和半落叶森林。
外形特征:白腹绿蜂鸟具有典型的性别二态性,但外观上雌雄相似,上体金属青铜色到青铜绿色,背部通常更绿,腹部纯白,带有金属青铜绿色斑点从脸颊延伸至两侧。尾羽为金属青铜色,除中央一对外,其余尾羽近端有一条宽的暗紫色或黑色带,最外侧两对尾羽末端呈暗褐色。成鸟与幼鸟的区别在于幼鸟的冠羽、臀羽和尾上覆羽的羽毛顶端有微弱的棕色尖端。
鸣叫特征:白腹绿蜂鸟的鸣声被描述为高音、尖锐的‘chipping’声,有时表现为单调的、高音的吱吱声,如‘tssi-ip tssi-ip’或‘tsip tsip’等。
生活习性:白腹绿蜂鸟栖息于低地常绿和半落叶森林的内部和边缘地带,从海平面到海拔1,600米的高度都有分布。它们在觅食时会低飞至地面,同时也会在树冠层觅食,以花蜜为主食,来自各种开花植物,同时也会在树叶中寻找昆虫。它们受到体型更大的棕尾蜂鸟的支配。
生长繁殖:白腹绿蜂鸟的繁殖季节从2月持续到5月。雄鸟在lek中唱歌,暗示其可能采取一雄多雌制。雌鸟用植物材料和蜘蛛网筑杯状巢,外部装饰有苔藓和地衣,每窝产2枚蛋。
区别辨识:与红嘴蜂鸟相比,白腹绿蜂鸟体型更小,尾羽缺乏明显的白色角,且头部和侧面无蓝色。C. c. genini亚种具有较长和较宽的喙,而C. c. pacifica亚种的喙更粗壮,背部的绿色延伸至两侧和腹部。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白腹绿蜂鸟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东部至尼加拉瓜的低地常绿和半落叶森林,以及部分地区的河岸树林、空旷地带和种植园。
其他:白腹绿蜂鸟在热带加勒比低地较为常见,但在较高海拔或太平洋斜坡上则较少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腹绿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腹绿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