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尾蜂鸟(英文名:Golden-tailed Sapphire,学名:Chrysuronia oenone),是雨燕目蜂鸟科金尾蜂鸟属的鸟类。体型小巧,雄鸟拥有蓝紫色头部,绿色胸部,铜色腹部和尾部,以及鲜艳的红臀部和尾羽;雌鸟相似但蓝色面颊缺失,腹部颜色更淡。分布于南美北部,尤其是亚马逊雨林西部,常见于森林边缘和牛轭湖附近。
外形特征:金尾蜂鸟体长9.5至10厘米,雄鸟体重4.7至6.3克,雌鸟体重4.3至5.3克。雄鸟具有完整的蓝紫色头部和喉咙,胸部闪耀着绿色,腹部逐渐变为青铜绿色,尾下覆羽带白色边缘;背部亮绿色,通过青铜绿色过渡到明亮的铜色上尾羽和铜青铜色尾巴。雌鸟头部顶部蓝色,背部绿色,上尾羽和尾巴铜青铜色;下方大部分白色,喉侧和颈侧带有蓝绿色斑点,侧面和胸前绿色,两胁青铜绿色;尾下覆羽带有青铜色中心。幼鸟的冠部暗绿,喉咙灰暗,胸色较暗;首次换羽后的头和喉咙羽毛比成年雄鸟的更蓝,少紫;雌鸟幼鸟的斑点下方较暗,更青铜色,少蓝色。
鸣叫特征:金尾蜂鸟的鸣声多变,常表现为重复的节奏性短语,通常以沙哑音开始,接着是几个非常尖锐或刺耳的音符,以连续的咔嚓声结束。叫声包括拉长的金属颤音和较短的咔嚓声。
生活习性:金尾蜂鸟主要在湿润低地活动,偏爱森林边缘和牛轭湖环境。它们频繁造访开花树木(如红花刺槐、印加树)和灌木(如彩叶草、帕里库拉)以吸食花蜜;雄鸟偶尔会在花朵处建立领地,当更有攻击性的物种如叉尾蜂鸟不在场时。它们也会在森林边缘或空隙处捕食昆虫,或从树叶上获取节肢动物。
生长繁殖:金尾蜂鸟的繁殖季节在东哥伦比亚为6月至11月,但在巴西西部则为1月至4月。繁殖期间,雄鸟通常聚集在由5至10个个体组成的lek群中展示给雌鸟看,有时独自展示。每窝产卵2枚,大小约为14至14.3毫米×9毫米,重量约0.47克;孵化期大约14天,幼鸟离巢时间约为28天。
区别辨识:金尾蜂鸟与其他蜂鸟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尾羽色彩和雄鸟的蓝紫色头部。亚种C. o. josephinae的雄鸟喉部主要是绿色,臀部绿色,与铜色尾羽形成鲜明对比;而C. o. alleni的喉部全部绿色,脸颊上的蓝色较少,两性的臀部均为铜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部分地区较为常见,但在远离安第斯山脉的亚马逊低地较为罕见。
地理分布:金尾蜂鸟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边境的佩里贾山脉,委内瑞拉东部和北部,哥伦比亚东部中部,厄瓜多尔东部,巴西西部极区以及秘鲁东北部。在玻利维亚北部也有分布。它栖息于半开放景观,如湿润森林的边缘和空隙,成熟的次生林,河岸森林,阴凉的可可和咖啡种植园以及花园。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海拔范围从海平面至1,500米,在厄瓜多尔则在400至1,200米之间。
其他:曾被归入Amazilia属,但基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现在分类至Chrysuronia属。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金尾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金尾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