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翠蜂鸟(英文名:Short-tailed Emerald,学名:Chlorostilbon poortmani),是雨燕目蜂鸟科翠蜂鸟属的鸟类。分布于南美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西北部。体型小巧,色彩斑斓,雄鸟全身闪耀着翡翠绿,尾部短小;雌鸟上身绿色略显暗淡,下身灰色,尾部中央羽毛绿色,其余基部淡绿渐变为深蓝,尖端灰白。该物种在南美洲的特定区域常见。
外形特征:雄性短尾翠蜂鸟长6.9至8.5厘米,体重3至4克。头部前额闪烁着翠绿光泽,冠部及背部青铜绿,全身覆以亮丽的绿色羽毛,尾部短小且叉开,呈青铜绿色。雌鸟相似,但前额颜色较暗,下身呈灰色,尾部特征明显。幼鸟类似雌鸟,但头部羽毛边缘泛黄,雄鸟幼鸟尾部末端有蓝色带,身体两侧和喉侧有绿色斑点。
鸣叫特征:可能的鸣唱为一连串高音调的“tseep”音符,速率为每秒约1.5个音符,推测仅在雨季时歌唱。叫声包括重复的短促“tsip”声和较长的下滑音“tsew...tsew..”。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润森林、林缘、开阔林地、次生林、咖啡和香蕉种植园及树丛覆盖的牧场,通常在低矮的花丛中觅食,高度在0.6至5米之间,偏好开放地带如路边和小片空地。以非下垂花朵如Elleanthus、Guzmania和Phaseolus的花蜜为主食,也会在空中捕捉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哥伦比亚东部安第斯山脉从至少五月到六月,西部则始于二月。筑杯状巢于灌木或低树上,约1米高,由棉质或纤维制成,外饰叶碎片、苔藓等。产白色蛋两枚,孵化期14至16天,仅雌鸟负责。幼鸟20至22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铜色翠蜂鸟和狭尾翠蜂鸟雌鸟相似,但尾部无蓝色。与狭尾翠蜂鸟非常接近,但飞行模式更为波浪状。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西北部,包括梅里达和塔奇拉州的安第斯山脉西部,以及哥伦比亚东部安第斯山脉的东部斜坡。
其他:短尾翠蜂鸟在人类创造的环境如花园和种植园中较为常见,只要周围有树木和灌木即可。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短尾翠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短尾翠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