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长尾蜂鸟(英文名:Red-billed Streamertail,学名:Trochilus polytmus),是雨燕目蜂鸟科牙买加长尾蜂鸟属的鸟类。为牙买加特有种,也是该国的国鸟。雄鸟拥有闪烁的绿色身躯、黑色冠羽和红色喙,雌鸟体型较小,喙较长,下喙基部带粉红色调。该鸟种在牙买加岛广泛分布,唯独东部极点由黑嘴长尾蜂鸟所替代。
外形特征:雄性红嘴长尾蜂鸟总长度约22至25厘米,包括10至13厘米的尾羽流苏,体重介于4.0到6.5克之间。其特征为珊瑚红色的喙,带有黑色尖端,黑色至蓝黑色的冠羽和颈背形成深色丝绒状的顶冠。上体呈现鲜艳的金属绿色,尾羽黑色,带绿至青铜绿色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异常长,赋予了它英文名。雌鸟全长约10.5厘米,重3.0至6.1克,喙色较雄鸟暗淡,上体金属青铜绿色至绿色青铜色,尾羽无流苏,中央羽毛亮青铜绿色,其余黑色,外侧两对尾羽具白色宽边,下体白色,胸部和侧翼点缀金属青铜绿色斑点。幼鸟类似成年个体,但无尾羽流苏。
鸣叫特征:红嘴长尾蜂鸟的叫声包括响亮的金属质感的'叮'声和'twink-twink-twink'的音调逐渐下降的连续鸣叫。雄鸟飞行时产生独特的嗡嗡声,与翅膀拍打同步,视频显示第八初级飞羽(P8)在每次向下挥动时弯曲,形成产生颤音的缝隙。
生活习性:红嘴长尾蜂鸟遍布整个牙买加岛,除东部极端地带,栖息于常绿山地森林、低地热带森林和次生林,避开红树林和干旱高地。海拔范围从海平面至1,500米。它是海拔迁移者,以广泛的本土和引进花卉的花蜜为食,偏好Besleria lutea。它会在地面至树冠的所有高度觅食,偶尔从花中盗取由曲嘴森莺创造的花蜜孔,或访问黄腹吸汁啄木鸟钻凿的树液井。除了花蜜,还以空中捕捉或从树叶和蜘蛛网中获取的小型昆虫为食。
生长繁殖:红嘴长尾蜂鸟全年皆可繁殖,主要集中在1月至5月间,一年可能育三窝。巢由精细植物纤维与蜘蛛网结合而成,外覆苔藓,通常建于离地1至3米的细枝上。雌鸟孵化2枚蛋,孵卵期17至19天,雏鸟在孵化后19至24天离巢。
区别辨识:与黑嘴长尾蜂鸟相比,红嘴长尾蜂鸟的雄鸟具有明显的红色喙和尾羽流苏,而雌鸟的喙基部带有粉红色调。此外,雌鸟的相对较大体型和更长的喙有助于与小吸蜜蜂鸟区分开来。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嘴长尾蜂鸟在牙买加全岛均有分布,除了东部极点被黑嘴长尾蜂鸟占据。
其他:红嘴长尾蜂鸟在牙买加的民间被称为'doctor bird'和'swallow tail humming bird',并在当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嘴长尾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嘴长尾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