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颏隐蜂鸟(英文名:Grey-chinned Hermit,学名:Phaethornis griseogularis),是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的小型鸟类,分布于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的热带雨林中。具有独特的灰颏特征,身体颜色呈现温暖的锈色至红褐色。
外形特征:成年灰颏隐蜂鸟长8-10厘米,体重约1.8-3克。雄鸟具有灰色喉咙,雌鸟较雄鸟体大,翼更长,下体颜色较淡。幼鸟似成年雌鸟。三个亚种中,griseogularis体型最小,zonura亚种下体偏灰,嘴向下弯曲,而porcullae亚种体型最大,下体颜色最浅,尾羽白色部分更多。
鸣叫特征:鸣唱为一系列高音节的音符,重复不断,每2-3秒一句,每句通常由几个均匀间隔的上升音符和复杂的颤音组成,如'tsi ... tsee ... tseeé ... tseotsetsee'。叫声为尖锐的'tseek!',通常在飞行中发出。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下层植被,偏好湿润的林地或季节性干燥森林中的潮湿地带。分布海拔范围从400到2000米。以花蜜和小型节肢动物为食,采用捕食线的方式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哥伦比亚为10月,委内瑞拉南部为3月,秘鲁北部从1月持续到6月。巢为杯状,由苔藓、种子绒毛和其他植物材料构成,悬挂在下垂叶片的下方。巢中含两个白色蛋,孵化期未知,但雏鸟出生时间相隔24小时。雏鸟出生时皮肤粉红色,背部较暗,背部有几根浅黄色的绒毛。
区别辨识:与红隐蜂鸟相比,灰颏隐蜂鸟有明显的灰颏带和白色尾端,雄鸟有圆尾,雌鸟翼较长,尾羽边缘更宽。亚种间颜色和体型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亚马逊雨林西部、北部以及秘鲁西北部。在哥伦比亚东部安第斯山脉、厄瓜多尔东部、秘鲁北部至圣马丁省、委内瑞拉南部和巴西北部的孤立山脉均有发现。在秘鲁西北部的洛哈省和厄瓜多尔西南部也有记录。
其他:三种亚种中,zonura亚种的分布范围有限,可能成为未来的关注点。porcullae亚种在一些保护区内较为常见,如Jorupe保护区和Podocarpus国家公园(厄瓜多尔西南部)以及Tumbes国家保护区(秘鲁北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颏隐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颏隐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