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嘴铜色蜂鸟(英文名:Hook-billed Hermit,学名:Glaucis dohrnii),是雨燕目蜂鸟科铜色蜂鸟属的鸟类。仅分布在巴西东南部的巴伊亚州和埃斯皮里图圣多州,濒危鸟类。其特征为上体呈绿青铜色,下体为肉桂色,脸部有白色眉纹和"胡须",尾羽金属光泽,外缘白色。雄鸟体重约6至9克,雌鸟略轻,约5.5至7克。
外形特征:体长约12至13厘米,上体为绿色青铜色,下体为橙黄色,脸侧有显著的白色眉纹和"胡须",其余部分暗淡。尾羽为金属青铜色,外侧羽毛尖端白色。喙几乎笔直,雌鸟下体颜色较雄鸟淡些。
鸣叫特征:鸣声类似于锯嘴蜂鸟和棕胸铜色蜂鸟,由下降音阶组成的一系列"seee"音符,具体描述在文献中未详尽记载。
生活习性:栖息于内陆和沿海森林的林下层,偏好有大量Heliconia植物的环境。以花蜜和小节肢动物为食,通过"陷阱线"喂食方式,访问一系列开花植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9月至次年2月,已知巢穴位于7月、11月和12月发现,巢由植物纤维和蜘蛛网构成,悬挂在长垂叶片的下方,通常产两枚白色蛋,大小约为16-17毫米x10毫米,孵化期大约14-15天,由雌鸟承担,幼鸟离巢时间估计在18到27天之间。
区别辨识:与棕胸铜色蜂鸟相似,但后者喙更弯曲,尾羽具青铜色,锯嘴蜂鸟体型更大,下体有明显条纹。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局限于巴西东南部的巴伊亚州和埃斯皮里图圣多州的少数地点,包括波托塞古罗保护区、博阿诺瓦国家公园、帕乌布拉希尔国家公园、蒙特帕斯考尔国家公园和伊塔佩比附近的法赞达帕尔梅拉斯等地。
其他:由于栖息地丧失,其分布范围已从约35,000平方公里缩减至可能仅剩490平方公里,总数量估计仅为250至999只。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钩嘴铜色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钩嘴铜色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