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额黑雨燕(英文名:Spot-fronted Swift,学名:Cypseloides cherriei),是雨燕目雨燕科黑雨燕属的鸟类。主要栖息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的山地森林中,包括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两侧及眼后的白色斑点。
外形特征:斑额黑雨燕全身几乎呈黑色,带有灰褐色的下翼,以及独特的白色下巴。它们的体型中等,长约14厘米,体重约23克。具有短而方形的尾巴和相对短的翅膀。一些个体可能显示腹部的白色鳞状斑纹,但这似乎与年龄或性别无关。
鸣叫特征:其鸣叫声被形容为类似激光枪的声音,先是一连串的颤音,随后跟上‘pew pew pew’的音调。
生活习性:斑额黑雨燕主要生活在海拔1100至2200米的山地森林中,偶尔也会在较低海拔的地区出现。它们通常以昆虫为食,尤其是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群体活动时,最多可达50只,有时会与其他种类的雨燕混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大致从4月持续到7月,但因地理位置而异。它们会在岩石垂直面靠近水源处筑巢,巢由苔藓、蕨类和泥土构成,每次产一枚卵。孵化期为26至28天,幼鸟大约在孵化后65至70天离巢。
区别辨识:与白颏黑雨燕最为相似,但斑额黑雨燕脸部的白色斑点是明显的区别。在远处,当面部细节难以辨认时,与其他Cypseloides属物种很难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包括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北部和厄瓜多尔北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斑额黑雨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斑额黑雨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