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夜鹰(英文名:Large-tailed Nightjar,学名:Caprimulgus macrurus),是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居住在远东、澳新界的夜行鸟类。分布范围自印度东部至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和俾斯密群岛。以复杂的羽毛图案著称,通常在开放森林、次生林和耕作区的地面或低枝上休憩。
外形特征:体长25-29厘米,体重雄鸟54-79克,雌鸟60-77克,未性别区分55-90克。雄雌异形。上体灰褐带黑褐色条纹,头部条纹宽大;颈背模糊的淡黄褐色环颈;翅膀覆羽灰褐,斑点淡黄或土黄,小覆羽较暗,肩羽黑褐色,边缘淡黄;白色眉纹和喉部大片白色斑点;下体棕褐色,横纹和斑点淡黄色,腹部和侧腹变为淡黄横纹棕色。雄鸟有大的白色翼尖斑点和最外侧两根尾羽的宽白尖;雌鸟有土黄翼尖斑点和最外侧两根尾羽的窄土黄或土白色尖端。虹膜深棕色,喙黑色,腿脚黑色。
鸣叫特征:鸣唱为连续的'砍伐'或'敲击'声,'tok, tok, tok, tok',从栖木或地面发出,偶尔在飞行中。在满月之夜可能会整夜鸣叫,但在黄昏后和黎明前约30分钟最为活跃。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环境,偏好有树木的区域,如落叶林、竹林、季风和沿海森林、雨林边缘、次生林和灌木丛、森林空地、山麓森林和茂密灌木;也会出现在开阔乡村、草原、中山区和其他草地、受扰动的生境、郊区花园、村庄、耕地和咖啡庄园、道路旁、宽阔的森林河流或干涸河床旁、海滩附近、离岸岛屿和河沙洲,以及红树林、沼泽和过度生长的溪流。活动范围可能覆盖约50公顷。在黄昏后和黎明前最活跃。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印度北部和缅甸为3月至5月,泰国北部为3月至6月,马来半岛(包括新加坡)至少到9月,苏门答腊为1月至5月,巴拉望岛为7月,砂拉越至4月,爪哇为9月至2月,塞兰岛为8月,弗洛雷斯岛为10月,巴坎岛为9月,新几内亚(包括西部高地)为9月至1月,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北部为9月至11月(偶尔8月至1月)。可能单窝繁殖,但在新加坡一对长尾夜鹰在三个月后又产下了第二个窝。在部分地区,可能是松散的群居繁殖,如印度、巴基斯坦,巢间距仅约90米;领地性,可能有永久的配偶关系。
区别辨识:与印度长尾夜鹰的区别在于头部颜色更深,冠部条纹更多;后者颈部、披肩、背部和胸部更偏赤褐色;雄鸟有较小的白色翼斑,雌鸟有较小的土黄斑点。菲律宾夜鹰体型较小,斑点更多,翅膀覆羽有土黄线;雄鸟有较小的白色翼斑和较窄的白色尾尖,雌鸟通常有土黄翼斑。有较小的白色翼斑和较窄的白色尾尖。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普遍常见至局部丰盛。在巴基斯坦东北部,夏季访客稀少且局部。在印度西北部,最近扩展到了古吉拉特邦。马来西亚西部局部常见。在华莱士区广泛但局部少见至相当常见,但在许多地点稀缺,某些地区如卡伊群岛和班达海岛屿罕见;婆罗洲、文莱、可能沙捞越和沙巴(1995年首次在加里曼丹记录)局部常见;可能在苏门答腊稀缺;爪哇局部常见;摩鹿加群岛广泛分布。在新几内亚局部常见至非常常见,快速殖民森林被清除的区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东部至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包括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
其他:在马来西亚,已知在夜间频繁出没于墓地,故有'graveyard nightjar'的俗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尾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