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钩嘴夜鹰(英文名:White-winged Potoo,学名:Nyctibius leucopterus),是钩嘴夜鹰目钩嘴夜鹰科钩嘴夜鹰属的鸟类。较为罕见的钩嘴夜鹰科鸟类。此物种在日间几乎不被察觉,仅在夜间活跃。其显著特征为翼上部的大片白色斑纹,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高地和沙质地带,未见于沿海或草原地带。
外形特征:体长24至29厘米,重量在亚马逊地区为77至85克,东部形态未知。尾较短,上体暗褐色,下体颜色较浅,翅膀二级飞羽覆盖处有显眼的大型白色斑块。两性外观相似,但白色翼斑的范围和棕色中的红褐色调可能与年龄或性别有关。亚马逊形态比东部形态小得多,两者在颜色上几乎相同。
鸣叫特征:发出独特而略带哀伤的长哨声,在亚马逊地区,叫声为逐渐下降的纯音'feeeoooooo',持续约4秒,有时起始稍有上升。还发出柔和的单个或重复的'bweep'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亚马逊低地的原始森林树冠层,偏好沙质土壤的轻森林。在巴西东部的栖息地尚不清楚,推测类似地在大西洋雨林的树冠层。可能是定居物种。以小型至中型的飞行昆虫为食,包括甲虫、蛾、蝉、螳螂、直翅目昆虫、有翅白蚁和真蝽。夜间从暴露的栖木上出击捕食。
生长繁殖:繁殖生态未知,推测与同类相似,可能在树冠高处的树枝上产一枚蛋。
区别辨识:与其他Potoo的区别在于明显的白色翼斑,尤其是在日光下可见,但与钩嘴夜鹰相比,白翅钩嘴夜鹰的白色翼斑更大更亮。与安第斯钩嘴夜鹰在体型、羽毛、声音和海拔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低地,包括委内瑞拉东部、巴西北部、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以及秘鲁东部。在巴西巴伊亚州和埃斯皮里图桑托州的巴西东部地区也有记录。
其他:曾有一段时间,安第斯钩嘴夜鹰被认为是白翅钩嘴夜鹰的一个亚种,但后来因体型、羽毛、声音和分布海拔的不同而被重新分类。白翅钩嘴夜鹰目前被认为是一个单型种,但亚马逊形态可能代表了一个独立的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翅钩嘴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翅钩嘴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