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蛙口夜鹰(英文名:Javan Frogmouth,学名:Batrachostomus javensis),是蛙口夜鹰目蛙口夜鹰科亚洲蟆口鸱属的鸟类。小型鸟类,以独特的棕色羽毛,白色斑点和浅色条纹为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爪哇岛的热带雨林中。
外形特征:爪哇蛙口夜鹰长约20至23厘米,上身由棕色、灰色、米色和白色组成,带有黑色斑点。肩羽上有几个大的椭圆形白点,眼上方有一条白色条纹和半环状白色领圈。下体呈棕色,点缀着米色、肉桂色和白色的斑点,腹部和两侧通常更淡,带有棕色的横纹。雌鸟比雄鸟更偏棕黄色,更亮丽,而幼鸟则与成鸟相似,但颜色更淡、更暗淡。喙为棕色,虹膜为淡黄色,腿为棕色。
鸣叫特征:这种鸟类发出一系列激动人心、尖锐的笑声,速度约为10个音符在1.3秒内,这被认为是雌鸟的领地歌曲。还包括嘶哑的‘KWAHa’声,随后是一到四个高音的‘twoowa’声,四音符的尖叫声,以及一个略微下降的哨声,持续2.6秒。
生活习性:生活在从低地到山地森林的各种茂密的树林环境中,偏好密集的雨林,常在树冠层下生活。常见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西部和中部爪哇,以及东部爪哇高达2150米的地方。它似乎是一年四季都留在其领域内的留鸟。饮食主要包括昆虫,如甲虫、蚱蜢、蠼螋、毛虫、蛾子、蟑螂、白蚁、蚂蚁、蝉、蟋蟀、黄蝴蝶和蜗牛。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一般从二月持续到六月中旬。巢是一个小的、低矮的、椭圆形(长65毫米宽55毫米)、浅杯状的结构,主要由鸟自身腹部和两侧羽毛间的精细灰绒构成,外侧有小片叶子。巢位于甘蔗丛中的斜枝上。每次产卵1-2枚,未标记的白色蛋。
区别辨识:与其他小型蛙口夜鹰很难仅凭外观区分,但通过声音可分辨。雌鸟比雄鸟更明亮、更偏棕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爪哇蛙口夜鹰的分布局限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其他:尽管目前被归类为普遍且没有特殊威胁的物种,但其实际数量可能因记录不足而在许多地方被低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爪哇蛙口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爪哇蛙口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